第18部分(第3/4 頁)
相當實力,他們本來就想借三全大會大舉進軍中央,佔據中央高位,而陳果夫的方案斷了他們的路,丁派當然要群起反對了。
丁派的反對反而引起了陳果夫的警惕,因為按國民黨黨章的規定,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是由各地基層黨部選舉產生,而各基層黨部雖經“清黨”,大部分還為丁派掌握,如果基層黨部操縱選舉,那麼大量丁派人物會成為代表擁進三全大會,更不堪設想的是丁派與汪派聯手,蔣陳將面臨更大的威脅。
如何防止此種情況的發生呢?陳果夫不愧是政治老手,他認為,揚湯止沸,沸乃不止,乾脆來個釜底抽薪。
於是,陳果夫提出了一個黨代表不依黨章選舉,由中央常務委員會指定的辦法。
陳果夫的辦法雖很荒謬,但卻合蔣介石的口味,專斷的蔣介石認為,不這麼做,其在三全大會上的目的是很難達到的。
蔣欣然同意,並由他以中央組織部長的名義,於1928年10月25日向國民黨中常會第179次會議提出報告。
由於報告提出很突然,中常會委員們都沒有思想準備,竟獲得了透過,並作出決議,通令各省、市黨部遵照執行。
陳果夫的辦法,即出席三全大會的代表,採取圈定與指派相結合。
所謂圈定,即國民黨地方黨部按規定代表人數的一倍上報中央,再由中央圈定其中的一半作為代表;所謂指派,即由國民黨中央直接指定某人為該地區的代表。
這完全是獨裁與專斷,一方面違反和踐踏了孫中山親自主持制定的國民黨章程,粗暴剝奪和侵犯了黨員的基本權利;另一方面,使一些本來可以透過選舉成為代表的黨員頓時失去了希望。
因此,當中常會179次會議的決議公佈後,即受到國民黨各基層黨部的強烈反對,尤其是汪派與丁派,反對最強烈。
因為他們中一些人物,在革命資歷、政治聲望、活動能力等方面,在國民黨內都是一流的,但在二屆四中全會時,受到蔣派的排擠,正希望透過三全大會東山再起,而按新的代表選舉辦法,他們恐怕連當個代表都很難,何談在黨內再度崛起呢?以陳公博、唐生智為代表,策動汪派、丁派及其他一些反蔣派,率先掀起了反對三全大會代表指派與圈定辦法的運動。
1928年11月1日,在陳公博插手下,南京市黨務指導委員會召集下面黨部和分黨部舉行聯席會議,一致反對新的選舉法,並作出了反對第179次中常會產生三全大會代表辦法的決議。
當天,南京市黨務指導委員會派丘河清等9名委員,攜帶聯席會議決議到中常會陳述。
結果,為陳果夫阻擋於大門之外。
第二天,丘河清等9人宣佈集體辭職,以示抗議。
。。
三全大會(2)
11月8日,南京市各區黨部代表30多人赴中央黨部遞交抗議書,並推谷正綱、吳健列席中常會,結果,陳果夫請出胡漢民,將谷、吳痛罵一頓,才平息此次抗議。
與此同時,浙江、安徽、上海等國民黨黨部也紛紛發出通電,向國民黨中央提出抗議。
一些國民黨左派人士如何香凝等,也發表宣告和談話,表示反對三全大會代表的指派圈定辦法。
有些地方還指名要求將胡漢民、戴季陶、陳果夫3人驅逐出中央。
就是蔣介石的一些親信,也對此種辦法不滿,認為其有利於陳果夫培植黨羽親信,如賀衷寒、鄧文儀等人策劃發表文章,指責陳果夫。
一時,陳果夫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
陳果夫並不慌張,對蔣介石親信的責難,他請出蔣介石,將賀衷寒、鄧文儀劈頭蓋腦地罵了一通,這些人再也不敢隨意動彈了。
對反蔣派,陳果夫則採取以柔克剛的辦法,一方面,透過蔣介石等將三全大會延期三天召開;另一方面,對選舉辦法稍作修改,即結束登記,建立黨部的可以由自己選舉。
而當時符合這一條件的僅一個省(即廣東省)三個市(即南京、廣州、上海)有資格選舉代表,而指派與圈定的代表仍佔80%以上。
但如此一來,確實平息了一些地方的反對情緒。
汪派人物仍不服輸,1929年3月11日,汪精衛、陳公博、顧孟餘等14名汪派的中央執監委聯合發表《關於最近黨務政治宣言》,反對圈定指派法,反對按此種辦法選舉代表召開的三全大會。
該宣言一發表,各地汪派群起響應。
3月12日,國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