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湖林城冬天十分暖和,是美國著名的避寒勝地,這裡有很多頗具規模的大旅社,冬季生意興隆。
同時,湖林城又是美國有名的養雞中心,大大小小遍佈眾多的養雞場。
這時,有個叫胡定安的人,過去曾任江蘇醫學院院長,也在美國謀生,他與陳立夫過去私交很好,便找到陳立夫,提出到紐澤西去辦養雞場,陳立夫沒多考慮便一口答應。
陳立夫為什麼願意到紐澤西去養雞呢,據他所說,有三條理由:第一,可以照顧女兒生活;第二,美國蛋價較高,養雞頗能賺錢;第三,此前投身政治,伺候蔣介石和黨內黨外不少人,而竟不被諒解,此後不想再伺候人,現在去照料雞,去找一種與伺候人完全不同的感覺。
恐怕第三種理由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之所以要去辦養雞場的內心真實寫照。
陳立夫約好胡定安,先去紐澤西考察了數十家養雞場,最後選擇一家比較便宜的小型養雞場並買了下來。
成交時要47000元美金,可先付2萬元,其餘分期10年內給付。
儘管首期只付2萬元,但對陳立夫來說,是一筆大數額,他當時只有4000元家當,而胡定安也只能拿出4000元,陳立夫只好向一些朋友去借,孔祥熙十分慷慨,一下子拿出8000元,另外4000元則由其他朋友湊足。
這樣,養雞場終於買了過來,陳立夫也開始從事一種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職業。
美國養雞,一般都是機械化,飼料都是用機器定時傳送和控制,雞蛋的挑選、分類、裝箱也一般用機器。
而陳立夫的雞場則是簡陋的小雞場,十間雞舍,每間養500只雞,總共養了5000只雞。
什麼都是人工,好在當時陳立夫50多歲,健康狀況還好,一百磅的飼料,他一彎腰就能扛起來,成天在雞場幹得樂呵呵的,甚至過去有的脊背疼宿疾,也經雞場的勞動而不再復發了。
陳立夫是學工程的,什麼都講按科學辦事,實現從黨務專家向養雞專家的轉變並非難事。
他喜歡鑽研,喜歡看書,他很快掌握了一些養雞的專業技術,如他自己所說:“幹哪一行,必須瞭解一行”。
透過學習,他懂得了“買小雞也是一項大學問,最重要的是能辨別雌雄問題,因為買了雌雞才會下蛋,如買來公雞就蝕老本了”;小雞買回來,“冬天又怕冷,要有保暖裝置,待慢慢大起來,並須請專家打針,然後放到室外,且應嚴防黃鼠狼侵害,因此門窗要緊,日夜加以照料”;雞下蛋後,對蛋的銷售,“也有一定程式,通常是以機器挑選、分類,使蛋能保持一定重量,不使過小者摻雜其中,並加以洗濯,以維護生產品質與信譽,為保持新鮮度,須當天裝箱,以供收買者取貨”等。
為了節省運費,陳立夫買了一輛破舊汽車,雞蛋裝箱後,他自己親自駕車,將雞蛋運到附近銷售。
客居異國(2)
在陳立夫的辛苦努力下,雞場順利辦下來了,半年下來,竟賺了5000元,為了減輕勞動力,加快雞場發展,陳立夫用所賺之錢買了三部輸送飼料的機器,並開掘了一口深水井,逐步改善了養雞的條件。
再加運氣好,沒有出現雞瘟等麻煩事,雞場的利潤也提高很快,一片興旺景象。
陳立夫十分開心,精神比以前好多了,開始從“鬱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的苦悶情緒中解脫出來。
但好景不常,幾年後,美國東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使紐澤西養雞中心的地位受到巨大威脅。
因西部地區養雞是放飼于田野間,雞蛋質量好而且成本低,高速公路的開通,使之能夠非常便捷地運到紐約市場銷售,紐澤西失去了近水樓臺的優越性,市場份額逐步被搶走。
陳立夫隔壁是一個猶太人辦的雞場,他很有眼光,告訴陳立夫說:“高速公路一通,西部雞蛋源源運來,競爭困難,我們不能養雞了。
”於是,猶太人斷然把雞場賣掉了。
與陳立夫合夥的胡定安見勢不妙,也抽掉股份走了,剩下陳立夫夫婦留下來慘淡經營。
陳立夫的雞場每況愈下,每月最少減收3000元,生活也越來越困難,儘管一再節省開支,還是週轉不靈,不得已,只得向朋友借貸維持,待辛苦賺得一點微薄利潤時,又忙著去還貸,處於負債經營,捉襟見肘的境地。
遠在臺灣的蔣介石知道陳立夫的窘境後,出於舊情,每年總有一兩次寄來二三千元,數目雖不多,對陳立夫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