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2/4 頁)
許地方掛暖可以使用地方府庫的錢糧,或者由三司使直接將錢糧撥付給地方。
在此之後,工部再派另外一位官員監督整個工程的質量,三司使會派人監督地方錢糧使用的情況,而御史中丞還會暗中派出監察御史,著微服在暗中監督工部、三司使、以及地方官員是否勾連在一起,整項工程的完成過程中。
在北方,之前一直在各地修建道路的工程並沒有因為章的離任而停止,原本這就是蔡道最先發起的一項工程,因此,北方各地修路的工程還在不斷的擴大。對於這件事,軍隊和商人獲利最大,他們自然非常上心。
有一些幹慣了工程活而因為不符合要求被裁撤的禁軍士兵就沒有去當農夫,而是進了築路大隊,加入了華夏第一個專業的修路隊伍。這些人當中的大部分如今已經成了熟練技工。
不過,蔡道在擔任三司使之後,便把修路的重點從西北已經轉到了從黃河北岸到河東路和河北兩路境內。
這麼做,當然是為了幾年後,將要發動的宋遼之戰做準備。
當然,諸路重要,可在這個時代,農業效率太低的情況下,蔡道可不敢維持大規模的諸路隊伍,他在農忙時只保留了技工隊伍,其他人員一律遣返回家種地去。
為了不耽誤農時,蔡道把大規模諸路的時間,全都選在農閒時刻,召集北方各地的農民開始搞這項大工程,而且,不是免費的。每個人築路工,每天不但管三頓飯,還有十文錢的工錢。
這段時間雖然之後入冬錢的一兩個月,很短暫,可是,錢多人多,人多事情辦起來就會快起來,何況,如今有了不少熟練工,所以,築路的速度反而在隨後的幾年中變得越來越快。
當然,這裡面還少不了蔡道的一個新舉措。
為了提高百姓的積極性,蔡道還採取了築路的過程中,將一些危險程度不高的路段包給了民間築路隊。三司只負責給錢,卻不包工人包材料,每修築一里道路,三司便會把築路的錢付的民間築路隊,從未拖欠。
而每裡主路飛,是經過之前諸路的工程中,三司使在各地的經過大量的核算之後,得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最終的數字,是蔡道又在這個數字上加了一成。
先開始,敢於參與到這項工程中商人,只有丁有才和他的那些老鄉們,可金錢卻又是老毛病犯了,他看不上這些既浪費時間,又賺不了幾個大錢的官府生意。
結果,丁有才就不說了,他本身就是大宋北方的首富,聽蔡道的話,一是為了報恩,而是為了當大宋的卜式。可是,跟著他的一起加入這個行當的老鄉們卻就此嚐到了甜頭。
金橋銀路,其中的油水非常大,雖然蔡道派來的工部官員監督非常嚴格,可是,經過幾次施工之後,他們發現,每裡道路修建完成,他們在付了材料費和工人費之後,居然還能夠從中獲取兩至三成的利潤。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那多出來的一兩成利潤,其實都是地方上胥吏層層扒走的錢,蔡道就算是再怎麼監督的嚴格,也免不了被人從中得到好處。為此,他也命人手下的御史,甚至是七色領,一直從中安插了不少的密探,暗查各地的貪汙情況。
可是,殺了一批貪汙情況比較嚴重的胥吏,過後不久又會重新出來一批,蔡道已經覺得殺不勝殺了。他知道,這種情況,就算是擱在後世的朱元璋這個大殺神身上,即便他採取了扒皮囊草這麼極短的做法,可還是無法遏制貪官汙吏的出現,就更不要說蔡道。
何況,在大宋朝,蔡道也僅僅只能夠殺那些處在底層的胥吏,凡是有品級的文官,他也只能罷了這些貪官的官職而已。
這也是蔡道將這項工程逐步交給民間建設的一個根本原因。
有利可圖,自然會引起更多的人注意。
於是,很多人甚至是很多家族都參與道其中,蔡道自然是樂見其成的,只要把修建每一里道路的定錢卡死了,在派人在暗中監督質量,對方得點利也是應該的。
不過,其中有一些頭腦靈活的小包工頭或者民工頭目在參與的過程中,也發現這項工程有利可圖,他們有心參與,卻苦於沒有啟動資金。這個時候,丁有才得到了蔡道的指示,又主動退出了民間包工隊的隊伍,由他出面,用自己手中的錢財,低息借給那些願意承擔風險,敢於進入這個行當的人。
這些錢,每一里路築路費結算的時候,其中一成就算是例錢。即便是這樣,那些借錢築路的人還是有利可圖的。
就這樣,在徵遼大軍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