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隨著三千年前人類正式跨入大星際時代之後,科學界又一次展開了對人工智慧——也許更應該稱為人工智慧的研究,但仍然無人成功過。至此,人工智慧成為了科學界的禁區。
最早的時候,其實也有人提過智慧戰爭說,只是隨著對人工智慧的絕望,也使得這一論點徹底絕跡。現在司南再次提出,也確是像譁眾取寵。
不過,這是槍文罷了,客戶在乎的是一個獨特的論點,沒人在乎是否成立。
司南從未想過,這篇《智慧戰爭—罪星毀滅真相》的槍手文,讓他的人生拐進了一個詭異的軌道中……
正文 第三章 智慧戰爭
“《罪星毀滅之謎》?歐文教授,你的學生應該嘗試其他的題材。”
歐文向李教授無奈一笑,心想現在的學生心太大了。這次佈置下去的論文,交上來的十篇當中倒有五篇都是探討罪星毀滅的。
罪星滅絕之謎,是各國考古學界數千年都沒能解開的謎團,就算不是考古學最大的不解之謎,也定然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此,人人都想解開,然後名利雙收。
遺憾的是,永遠都不缺奇思怪想,可惜卻從來都缺乏有力的論證。這幾千年來,真正擺得上臺面的,其實還是瘟疫論和戰爭滅絕論等主流思想。
雖然在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這是一個爛掉的題材。可歐文字著對學生負責的心情,還是強自打起精神閱覽下去。果然不出他所料,有的純粹是在胡言亂語,有的卻基本等於重複了一遍主流思想。
當他閱覽到《智慧戰爭—罪星毀滅真相》的時候,精神為之一振,終於有人提出令眼耳目一新的東西了。歐文隱隱想起隱隱淹沒在主流論點中的智慧戰爭派,深覺這學生選擇這個論點實在遺憾。
一邊想著,一邊瀏覽下去,歐文的臉色從輕鬆與可惜漸漸的變得嚴肅,流露出思索之色。閱覽完畢,放下這篇論文,他安靜坐在真皮椅子上,陷入了深思。
“星曆1233年,柔西聯邦在PYA星域發現罪星時期的‘明天號’太空船,罪星座標為EEE。兩地直線距離超過一億光裡,以罪星時期的科技,太空船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PYA出現。太空船的蹤跡,有人解釋為意外,當年移民先祖式的意外。但科學應當是嚴謹的,意外就是偶然,而偶然永遠都不能成為決定性的依據。”
“資料顯示,‘明天號’和後來發現的‘未來號’等太空船中都不存在機器人。先輩迴歸罪星時,罪星地表荒涼,常見機器人的殘骸。證明罪星時期,機器人至少可以成熟而大規模使用,在這先決條件下‘明天號’居然沒有機器人。所有資料都指向一個被忽視多年的真相——智慧機械戰爭是毀滅罪星的真正原因。”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智慧成熟的顛峰時代,而罪星時期必定遠遠不如。機器人是否真的需要擁有如同人類一樣的智慧,低階一些的智慧是否能夠自主?是否完全順從人類?程式是人類控制智慧程度的法寶,而病毒也有可能會是開啟智慧枷鎖的鑰匙。”
“一切都淹沒在歷史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罪星時期人類必定製造了龐大的機器人群體。人類由進化而來,機器人是否可以自行進化?也許只有一個機器人的計劃,但也足以改變一切。”
驕陽共和國首都京華星有若干華麗的大樓,而在這其中就有一幢像其他大樓一樣華麗,一樣在華麗中顯得平平無奇的大樓。
裝飾簡練的辦公室裡,一名體格寬厚的中年正在閱覽這篇論文,半晌才轉過面來盯著眼前的另一名白褂中年:“給我解釋一下。”
白褂中年整理了思路,顯出幾分學者式的認真:“智慧戰爭論很久前就有人提過,但很快就因為失去論點而沒了市場,從沒有翻身過。但這篇東西不同,作者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論證方法。只是作者獲得的資料有限,無法給出確切的證據。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可以找得到證據的。”
“而這,就是我們現在很需要的。”
當然,從目前來看,似乎與司南還沒有必然的關係。
與人工智慧生活的感覺有什麼不同,司南的答案是沒有什麼不同。除非他主動,否則練一很少與他交流,算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工智慧。當然,司南沒經驗,也不知道人工智慧到底是應該羅嗦還是沉默。
司南很喜歡歷史,因為他覺得歷史就是一條奔騰智慧與經驗的河流,只要小小的捧上一掬,就使人一生都受用無窮。
練一既然不樂意交流溝通,司南也不至於去強迫別人。所以,他的生活仍然在賺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