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世叔礙於情面,愚侄願替您老出面辦理此事。世叔,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您老快下決心吧。”
一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
在袁世凱的強烈要求下,吳長慶於是加委袁世凱為營務處總辦,專門負責整頓軍紀。袁世凱奉到札委後,先從各營選調了近百名比較優秀的兵丁,經過短時間的訓練,組成一支流動的執法隊伍。每日巡視各營,一旦發現有違法亂紀事情,馬上予以處罰。但散漫慣了的清軍並未把執法隊當回事,繼續對朝鮮京城附近村莊的雞鴨等家禽大肆搶掠,彷彿在和袁世凱叫板。袁世凱大怒,馬上帶人把帶頭搶掠的七個兵丁抓起來正法,提上七顆人頭來向吳長慶交差。吳長慶得知事情原委後,連連誇獎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不愧為將門之後。”
人頭在營房大門口掛出後,軍中氣象登時為之一新。有人對袁世凱的做法甚感不滿,認為袁是殺下媚上,還作了一首詩諷刺他:“本是中州假秀才,中書借得不須猜。今朝大展經綸手,殺得人頭七個來。”所謂“假秀才”,是說袁世凱連個秀才都未混上,便開始在人前裝人了。袁世凱對這種挖苦話向來不在乎。σ米σ花σ書σ庫σ ;www。7mihua。com
經過吳長慶、丁汝昌、駐朝公使馬建忠開會商量,清軍連夜移駐漢城南門外南檀一帶。經袁世凱向吳長慶提議,先設計誘捕肇事元兇大院君,星夜護送到馬山浦,押進軍艦,解往天津;又對起義者進行圍攻。事態漸漸便平息下來,閔妃集團重掌政權,對清軍自然是感激涕零。不久,國王李熙又致函被朝廷奪情起復的李鴻章,為長久穩定政局,請入朝清軍常駐漢城。吳長慶把清軍入朝以及“平叛”經過上報李鴻章,捎帶為袁世凱美言了幾句。李鴻章於是上折為吳長慶、馬建忠、袁世凱等人請獎。聖旨很快頒下:實授吳長慶廣東水師提督,加恩賞穿黃馬褂;馬建忠賞穿黃馬褂,從優議敘;袁世凱以“治軍嚴肅,剿撫應機”,“以同知分發省份,儘先補用,並賞戴花翎。”清政府同時答應了李熙的請求,命入朝清軍暫駐漢城。頭上多了一根花翎,袁世凱感到前途一片燦爛。但日軍卻抓住使館被燒一事大做文章,不依不饒,逼迫李熙與之簽訂了《仁川條約》。在這個條約中,朝鮮除接受懲兇、撫卹,賠償軍費等條件外,還承認日本以後可以派兵保護日本公使館。也就是說,壬午兵變,日本在朝鮮京城取得了駐兵的權利。中國不想與日本鬧得太僵,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為長久鞏固其統治,李熙又派陳奏使趙寧夏趕往北京,一是當面向天朝上國致謝,一是要求天朝上國派人為本國訓練一支能征慣戰的軍隊,省得一有事就麻煩上國。理由是“禁兵之不可用”。這是朝鮮一貫的做法。趙寧夏走後,朝廷把朝鮮的請求交群臣計議。以清流自居的翰林院侍讀張佩綸,一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到了,馬上便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筆,最先給朝廷上了《請講武以靖藩服折》,提出:“日本貧寡傾危,琉球之地,久居不歸。朝鮮禍起蕭牆,殃及賓館,彼狃於琉球,故智劫盟索費,貪吝無厭。今日之事宜因二國為名,令南北洋大臣,簡練水師,廣造戰船,臺灣、山東兩處宜治兵蓄艦,與南北洋犄角。沿海各督撫迅練水陸各軍,以備進規日本。”摺子又說:“中國措置洋務,患在謀不定而任不專。朝鮮亂作於內,敵逼於外。吳長慶一軍暫留鎮撫,殆權宜之策,非經久之圖。”
張佩綸隨後又就理商政、預兵權、救日約、購師船、奉天增兵、永興籌備等六項提出自己的六點建議。
一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3)
d米d花d書d庫d ;http://www。7mihua。com
建議曰:一、理商政當簡派大員,為朝鮮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而國治之得失,國勢之安傾亦得隨時奏聞,豫謀措置。二、朝鮮孱弱,嗣後當由中國選派教習,代購洋槍,為之簡練掎角。三、日約貪於索費,尤狡於駐兵,聞告貸北洋,安知非借中帑以款東兵,應毋庸措置。日兵屯紮王城,尤多隱患,應由吳長慶密謀鉗制。四、陸軍護王都,不如水軍護海口。應飭部臣迅撥鉅款,先造快船兩三艘,由北洋選派將領駐守仁川,較為活明。五、朝鮮日益多事,遼防亦宜豫籌。請飭盛京將軍抽練旗丁,歸宋慶統之,與所部常滿萬人,以備緩急。六、朝鮮之永興灣,嚴寒不冰,俄人慾得其地駐船。應會同吳大澂妥籌力爭要害。
但李鴻章讀過張佩綸的《請講武以靖藩服折》後,還是遵旨很認真地逐條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在《議復張佩綸條陳六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