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嬤�唬弧≡詮�步歡衿詡洌�詮�竦持詼嗟母嘸督�熘校�ㄓ姓胖沃薪��芫��也俑輳�岢植揮牘膊�炒蛘獺U�欽庋�黃�喑系陌���模�腥玖酥茉�艫母蓋字薌偽蚪����1949年領導了新疆國民黨部隊的起義,同時,也在周元敏純潔的心靈中,劃出了光明與黑暗的分界線。有兩件事情,在周元敏的腦海裡永遠留有不可磨滅的記憶。1945年日本投降後,重慶將要舉行國共兩黨領袖的談判。那時候,她一家人都和外祖父一起住在重慶桂園宅邸。有一天,她放學回家,家中恰好來了一位客人,正在客廳中同外祖父愉快地交談,笑聲朗朗。外祖父特意把她叫進客廳,讓她這個14歲的小姑娘也見一見這位從遠方來的貴賓。
客人身材魁梧,面容慈祥,笑著站起來,握住她的手,向她問好。外祖父在一旁提醒元敏: “快叫毛爺爺! ”
哦! 原來這位貴賓正是偉大人物毛澤東。毛爺爺給她第一個印象是不大像原來猜想中的偉大人物,穿長衫,著布鞋,說話文文氣氣,一口湖南鄉音,緊握她的小手時,那隻大手又厚又熱又軟,除了和藹可親外,並沒有威嚴的感覺。事後想想,又參事屋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也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當天,外祖父又令全家人暫時搬到城裡舊宅去住,將桂園宅邸讓給毛主席下榻。在整個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都在這裡辦公和會客。從這個時候起,在周元敏的心中,就開始明白了外祖父對共產黨的信任之堅,情誼之深,預感到共產黨將代表中華民族的未來。
1949年秋,周元敏的父親周嘉彬將軍安排好新疆國民黨部隊的起義事項之後,聽從友人勸告,為避國民黨特務暗算,帶著全家人一同飛抵香港。才過了幾個月,張治中將軍便寫信敦促女兒女婿從速回北京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工作; 信中的措辭相當激烈,其中有一句話,使19歲的周元敏終生難忘: “你們遲遲不歸,難道想當‘白華’嗎? ”誰都知道,十月革命後流亡國外的俄國人被稱為“白俄”,由此引伸出的“白華”,也就成為中國流亡者的代名詞了。
周嘉彬夫婦完全理解長輩的心情,其實全家人也早已歸心如箭,便立刻收拾好東西,舉家回到北京,夫婦二人都參加了工作。周元敏便赴南京考取金陵女子大學藝術系,跨入了她夢寐以求的音樂殿堂。
她的聲樂長進很快,在比賽中兩次獲獎,老師視她為奇才,寄予她極高的期望。隨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火燒近祖國邊境,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抗美援朝的洶湧浪潮,有一支扣人心絃的歌,唱出了年輕人的心聲: 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馬上拿起槍,跨過鴨綠江,衛國保家鄉……
周元敏愛唱這支歌。每每唱起這支歌,就會熱血沸騰。當祖國的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對藝術的追求只好讓位於保衛祖國的責任了。如果青春是一部華麗的樂章,那末,在烽火燭天的特殊年代,最崇高的主題,便是敢用熱血來捍衛自己的祖國。
在激昂的歌聲中,周元敏堅毅地將無私的動機付諸於英雄的行為,她告別精心培育她的老師,告別熱戀中的情侶,又告別了溫馨的家。媽媽雖然因為愛女放棄音樂突然遠征而傷感垂淚,但終究沒有說一句拖後腿的話。軍人出身的外祖父和父親更為家中出了一名巾幗英雄而引為自豪。外祖父張治中將軍還含笑慶幸道: “好啊!我們家總算也有了一個抗美援朝的戰士!”
第23節
周元敏和她的年輕戰友們,一起跨過鴨綠江,經過長途跋涉,乘上一條小船,經水路前往碧潼俘管處所在地。這時候,她的心頭有著一種十分神聖的感覺,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自己終於成了一名真正的戰士,並且開始踏上真正的戰鬥路程。那天晚上,四野黑黝黝,敵機在頭頂轟鳴,船艙裡大家親密地擠坐在一起,帶隊的老同志開玩笑說: “別講話,美國飛機聽到了要扔炸彈的。”大家明知這是開玩笑,也真的不說不笑,靜悄悄的,充滿著和衷共濟的氣氛。到了俘管處,教育科的負責人陪著他們參觀戰俘營區,美英戰俘們見到五個姑娘都穿著 和男性戰士一樣的軍裝,都將頭髮罩在軍帽裡,以為都是男孩子,好奇地大叫大嚷: “Boys!boys!”望著戰俘們無拘無束的快樂神色,周元敏又有一種非常新奇的感覺,感覺到自己將面臨一種極為有趣的工作。這工作的意義,就在於減少我們的敵人,增加我們的朋友……
周元敏的一切行動,證明了人們的疑慮是多餘的。從踏進朝鮮戰場的第一步起,她的所有表現,比起其他男女戰士來說,並無遜色之處,幹英語翻譯工作,她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