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諂涫庇諏⒋撼逕鍁耙磺拱壓磣喲虻梗�忠淮偉訊湃倭執鈾郎袷擲鍇懶訟呂礎�
隔年八月,日本帝國宣佈投降,杜榮林已經當了班長。他所在的部隊經過一系列改編和整編,從地方部隊融進一支主力部隊。於立春跟他始終沒分開,他們一起參加了後來發生於中原以南的一些主要戰事,從淮海戰役到打過長江。杜榮林在渡江戰役中差一點陣亡:那時他已經當了連長,他的連隊是本團的渡江突擊連,杜榮林指揮連隊乘木船從長江北岸衝向南岸,登岸後在灘頭遭到敵軍炮兵的猛烈轟擊,有一顆炮彈突如其來,在杜榮林附近爆炸,恰當時他被腳下一個土坎絆住,摔倒於地,沒給炮彈炸死,左腿卻受了重傷。指導員於立春命令戰士用擔架把他抬進野戰醫院。沒等杜榮林傷完全痊癒,於立春自已跑到醫院,用一輛馬車把杜榮林接回連隊。於立春說,部隊快行動了,杜榮林還不回來,他們就再也尿不到一塊了。
六月,部隊南進,越過閩浙兩省邊界,由浙江進入福建。八月福州戰役打響,之後圍殲殘敵,部隊一路不停喊叫:“繳槍不殺!”,一直喊到大海邊上。
第一章 槍聲起(4)
這時杜榮林第一次聽說了“臺灣海峽”。於立春在一張紙上寫下這四個字,讀給杜榮林聽。於立春識字,除了當連隊的指導員,他還是連長的文化教員。他告訴杜榮林,他們正在行軍作戰的福建省位於臺灣海峽的西邊。海峽另一邊就是臺灣島,甲午戰爭後被日本鬼子侵佔五十年,抗戰勝利後於1945年光復的臺灣島。此刻,敵軍正如炸了窩的馬蜂一般洶湧下海,逃離大陸,退踞那座島嶼。
杜榮林是在一個最炎熱的時節進入一個炎熱的南方省份。這個季節裡南方山地瘦骨嶙峋的狗從早到晚都吐著舌頭,天和地都像火爐一樣。杜榮林連隊裡的戰士多來自山東和蘇北,在這些北方兵的印象中,多雨而悶熱的南國就像《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地,到處瀰漫著駭人的瘴氣,還有一些恐怖程度絕不遜於瘴氣的特色物品。
杜榮林連隊的一排長姓齊,籍貫山東榮成,身高一米八五,膀闊腰圓。齊排長曾在一次追擊戰中獨自俘獲二十多個潰敵,其中幾個潰敵在發現對手只有一個人時打算反抗,被他一聲大喝嚇得臉面失色,再也不敢輕舉妄動。進軍福建之後,有一天黃昏宿營,齊排長上茅房解手。那一帶鄉間茅房都建在路旁,一家一坑,鱗次櫛比,都是幾根竹竿,四面破席,略略遮羞,裡邊挖個坑埋一糞缸,堂而皇之駕兩根石條供人踏腳出恭。齊排長剛一蹲坑,忽然就一聲大叫,光著下身跳出茅房,也顧不著拉起褲子,抓著槍反身就朝糞缸裡打,打得乒乒乓乓糞水四濺。
原來那糞缸裡藏著一條蛇,一條鋤把粗近一米長皮色黝黑的惡蛇。這蛇不知怎麼的掉進糞缸裡,恰那糞缸糞便還少,蛇落在缸底無法脫身。齊排長一蹲下來,蛇聽到響動便把頭一昂,紅信子一吐,呼呼有聲,排長往下一看當即懵了,這位能用一聲大喝嚇住數十潰兵的好漢被胯下竄出的惡蛇嚇出一身冷汗,直至將其擊斃才鬆了口氣。
這是一個多蛇之境。
福州戰役後,杜榮林的部隊奉命向南開進,投入新的戰役。那時候敵軍正在閩南一線集結,準備背水一戰,試圖死守,將閩南作為護衛臺灣的屏障。杜榮林十分懷疑這些敗軍能夠守住哪一堵破牆,對他來說比較討厭的是集結於南方山地的那些小咬,這玩藝兒成千上萬地埋伏於草叢樹葉間,小得跟針尖一般,黑不溜秋有如一把煤灰,成群結隊撲上來叮咬,頃刻間會在人的胳膊腿上咬出無數腫塊,奇癢無比且數日難消,簡直比敵軍的飛機大炮要厲害十倍。
除了惡蛇和黑咬子,南方山地倒是山清水秀,到處林木蔥鬱,有無數翠鳥於林間撲騰騰飛來飛去,鳥鳴陣陣,異常美妙。
杜榮林在新戰役打響之前接到命令,指定他的連隊為突襲分隊,向南穿插,隱蔽前進,長途奔襲,在戰役發起之前打進前方一個渡口,佔據並守住,以打亂敵軍部署,確保主力圍殲敵人。團裡給杜榮林派了一個嚮導兼聯絡員,是個戴斗笠,打赤腳,瘦瘦小小的本地人。這人也就二十出頭,高顴骨,厚嘴唇,凸額,陷鼻,滿嘴黃牙,膚色黑中帶黃,赤膊外披一件小褂,穿燈籠褲,腰間別一卜殼槍,其貌不揚,卻是個厲害角色,在山路上健步如飛,走得比山羊還快。
“哇系遊寄隊。”他跟杜榮林初見時快活地大笑,用力跟杜榮林握手,一張嘴就讓杜榮林一頭霧水,不知究竟。後來才知道他是在做自我介紹,他那話的意思是:“我是游擊隊。”
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