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第一章 槍聲起(1)
1.
1949年,9月之初,值南國炎夏,天氣悶熱。
杜榮林必須決斷。打,還是等?打一仗風險很大,弄不好不可收拾。等下去也不是辦法,他沒有多少時間了。這是清晨,太陽還沒升起,山嶺上已經熱辣辣火爐子一般。汗水從杜榮林的額頭一層層滲出來,順著眉梢流進眼角,眼睛裡又澀又酸。他把手槍丟在地上,抬手用右手背把汗珠抹去。
於立春伏在一旁,從大石頭的另一側張望山下。他氣喘吁吁,跟杜榮林一樣滿頭滿臉水汪汪,全是汗。他們倆率連隊剛剛攀上這座山嶺,急行軍,趕路,想在太陽昇起之前越過下邊的山谷,但是遲了一步。
於立春說:“看來不行。他們沒那麼快。”
山坡下,一條土黃色線條在山谷裡蜿蜒,那是一條簡易公路,路旁有一條小溪,溪流的亮光在山谷裡閃爍。簡易公路彎曲窄小有如一條雞腸,其狹窄處看上去就是一指之寬,車輛透過時似乎只能側身而行。在清晨柔和的光線下,四輛美式軍用大卡車有如四塊軟木塞子,把小小雞腸充塞得水洩不通。穿著土黃色軍裝戴著鋼盔揹著武器計程車兵圍著卡車,在山谷裡跑來跑去,弄出些響動,有幾縷炊煙從卡車邊升騰而起。忙碌於行軍早餐的這些士兵們此刻渾然不知,山坡上藏著一百多個黑洞洞的槍口,從茂密的馬尾松、相思樹混雜林和滿坡亂石、荊棘叢間伸出來,在對準他們。這是一個其貌不揚,在軍用地圖上找不到標記的山谷,很久以後杜榮林才知道本地人管它叫“龍潭”,居然還有一個大名。
杜榮林問於立春:“咱們趕他一下怎麼樣?”
於立春搖頭:“如果趕不走呢?要是跟咱們粘上呢?”
杜榮林抬頭看看東邊,太陽正從東邊山嶺跳躍而出,火焰般陽光灼進了他的眼睛。
他在那一刻下了決心。杜榮林在這種事情上膽子特別大,不太在乎危險,就像這一仗。杜榮林看得出敵軍比自己人多,一槍打去,他們很可能像被踩了尾巴的蛇一樣回頭給你一口。比較穩當的辦法就是繼續隱蔽,直到山下那些人吃完他們的早餐,剔著牙擁上他們的卡車,一窩跟著一窩離開這個山谷。不管如何折騰,他們總歸會離開。但是不能不考慮其他意外,後邊會不會還有敵軍的大隊人馬?如果他們源源不斷而來,這條路便難以透過。按照命令,杜榮林分隊必須在清晨穿越這條簡易公路,向南穿插,於傍晚前佔領六十里外的一個渡口,他不能讓部隊無所事事躲藏在這面山坡上等待,讓時間一點一點消失以致貽誤戰機。
“打吧。”他說,“冒點險。”
於立春點頭,指著右側一個小山頭說,他帶一個排運動到那邊埋伏,防一手。杜榮林說好主意,要快。
於立春與二排長帶著戰士悄悄後撤,從山頭另一邊迅速趕往右側山包。剛走,二排長趙波忽然折回來,在杜榮林身邊臥倒。他說指導員讓他留下來,跟著連長。
“於立春就是心細。”杜榮林搖頭,“其實也用不著。”
他還是留下趙波。二排長槍法準,反應快,有他跟著不吃虧。
戰鬥準備悄無聲息地做好,杜榮林舉起手槍,開打。
寧靜的山谷響徹槍聲。
按照最好的設想,戰鬥打響之後,敵軍應當一邊組織火力還擊,一邊收縮人員,迅速登上他們的卡車逃逸。這四卡車對手儘管人多,眼下也就是四窩驚弓之鳥,折斷一支樹枝,這些鳥應當會撲騰騰飛得滿天都是,片刻間不見蹤跡。卻不料這夥人不太像話,他們不替杜榮林著想,也沒替自己著想,槍聲響時他們一愣,縮縮身子,隨之便反撲過來。只一瞬間,在卡車旁奔走的軍人全都伏在路溝邊,密密麻麻伸出了一片鋼盔和槍口,一挺機槍“咯咯咯”猛烈吼叫,子彈風一樣竄上山坡,然後步槍和衝鋒槍聲響成一片,乒乒乓乓到處火光。這支敵軍訓練有素,戰鬥力不弱,火力反擊之後,他們居然一排排躍出路溝,借樹木、石頭為掩護匍匐前進,黑壓壓朝山坡上衝。
杜榮林面臨設想中最不利的局面,敵人粘上來了。他稍稍有點意外,卻不由感到興奮。他釋出命令,要他的人停止射擊,讓敵人上,他感到自己的手心在陣陣發癢。
他喜歡這麼打,儘管危險。他斷定敵軍指揮官犯了個小小的錯誤,該指揮官的情報人員不可能知道究竟,按照他們最大膽的估計,杜榮林及他所隸屬的部隊此刻應當還在三百里外,他們不可能出現在這片山坡上。對方指揮官一定認為此刻在山坡上射擊的是些零星武裝,他們管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