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4 頁)
禮。”袁方只微微一拱手,高聲道。
跪拜雖乃漢禮,然袁方身為現代人,對跪拜有種天生的反感。
何況,眼見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落魄天子,袁方更不可能去拜他。
御輦上,劉協暗吸了一口氣,拂手道:“袁卿免禮吧,不知袁卿為何率軍來此,擊潰曹孟德,阻止朕南下潁川?莫非,袁卿想把朕帶往兗州不成?”
袁方一笑,拱手道:“陛下誤會臣了,臣此番前來,非是想把陛下請往兗州,只是想把陛下請回洛陽,而不致於被曹操劫往潁川。”
請回洛陽?
劉協一怔,一時間,沒能理解袁方什麼意思。
“洛陽乃故都,更為天下之中,陛下九五之尊,只有居於洛陽,方才有天子威嚴。倘若遷往潁川那等偏避之地,豈非向天下人昭示,陛下已偏安一隅,那時,陛下和朝廷的威信,必將更受打擊。況且,曹操此人乃梟雄,陛下落入他之手,只怕會被他利用,又入虎口。”
袁方聲如洪鐘,一般話,有理有據,震撼人心。
追隨劉協的一眾文武百官,多為清流人士,正統觀念極強,多願天子居於洛陽。
只是,董承暗召曹操入京,堅持要將天子避往許縣,百官們才不得不跟著南下。
今袁方一席話,不由深得百官之心,眾人無不暗暗點頭。
劉協尚沒開口,董承卻道:“袁將軍的話固然有理,可是洛陽殘存,糧草不濟,天子若久居於此,生活只會越發的困頓。”
袁方瞧了那人一眼,見他離天子車駕最近,料想就是董承受無疑。
“關於糧草之事,董國丈大可不必擔心,袁某此來,已帶了數十萬斛糧草,足夠天子和文武百官所用。倘若天子能迴歸洛陽,我自當不時進獻,董國丈完全不用擔心糧草之事。”
袁方一番話,令百官們無不驚喜,個個歡欣鼓舞,議論紛紛。
“沒想到啊,這個袁鎮東這般大方,竟然願時時進獻糧草。”
“天子落難,諸侯們多視而不見,袁鎮東卻這般不惜糧草,進獻天子,實在是難能可貴。”
“是啊。既然糧草不成問題了,我們還去許縣做什麼,洛陽都帝都,天子自當居於帝都才有天子的威儀。”
……
百官們的輿論,很快就轉向,皆表示不願離開洛陽。
劉協也頗感意外,也似沒有想到,袁方會這般的對他“忠心”。
這位天子卻並未顯感激,只冷靜道:“袁卿的忠心,令朕心甚慰。不過洛陽北有楊奉和白波軍。西有李郭等西涼諸侯。南面又有曹操。朕留於此地,就算沒有糧草之患,倘這些人率軍來犯,又有誰來保護朕和百官。”
袁方早有準備。當即高聲道:“臣會發檄文給天下諸侯。號召他們尊崇陛下。誰若敢發兵前來洛陽,對陛下有所不敬,臣必會親率雄師勤王。保護陛下安危,誅滅逆賊!”
今時機已到,袁方便將自己“尊王攘夷”的意圖,向天子道出。
劉協身形一震,此時的他,已是難抑震驚,萬沒有想到,袁方對他這個天子,竟然能這般尊敬。
進獻糧草也就罷了,竟然還要號召天子諸侯尊皇,誰敢冒犯,就發兵勤王。
劉協太意外了,自從董卓以來之後,還從未有一個諸侯,對他這個落魄皇帝,這般的尊重。
他很快就動了心,當場就想答應袁方所請。
而在這時,董承卻冷哼道:“袁將軍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將你的兵馬,駐紮於洛陽四方,將天子和百官,都處於你的‘保護’之中不成?”
董承的這番話,自是在暗諷說得好聽,其實還不是提兵入京,將天子置於他兵威之下,實際上與那些劫持天子的諸侯,並無什麼兩樣。
袁方卻一笑:“董國丈多慮了,京師重地,自當由羽林來保護天子,我等外臣,豈能干涉京師防備,自然是駐紮於京外,拱衛京師。”
聽得此言,上至劉協,下至百官,無不為之震撼。
先前無論是董卓,還是李郭等諸侯,乃至於楊奉等人,都是用自己的親信兵馬,將天子嚴密的看管起來,何時曾允許天子有自己的羽林軍隊。
他們萬沒料到,袁方尊奉天子,保護天子,卻並不以己兵監視天子,這般所為,簡直與其他諸侯,判若兩人。
袁方卻有他自己的考量。
洛陽一隅之地,就算讓天子擁有羽林軍,他又有掌握多少兵馬,最多也就七八千人而已。
而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