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前言(1)
在我看來,它就像一場大夢。
——丹尼爾·德魯(Daniel Drew)
這就是華爾街。世界上唯有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可以與金錢及其魔力畫上等號,寰宇之內,獨此一處。華爾街可不是一條普普通通的街道,這條街道是“獨一無二”的。一聽到華爾街的大名,人們馬上就能聯想起資本主義帝國如日中天的繁榮景象。它猶如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那樣傲然屹立,為美國與生俱來的那種經濟體制遮風擋雨。華爾街光彩照人,這光芒絕不僅僅是財富燃起的熊熊烈焰。華爾街之所以能夠溢彩流光,全憑精明慎思者把它的銅鏽打磨拋光,然後又用社會優越感給它罩上了一層誘人的光環。在華爾街發展史上的重要關頭,華爾街的金融市場始終以深思熟慮與周密謹慎的風格而著稱。在華爾街那些用花崗岩、鋼鐵和玻璃建造的地標性建築裡面,計算經濟執行狀況的公式像數學思維一樣嚴謹而縝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華爾街是“萬街之街”,它散發出的那種爐火純青高度濃縮的清純氣息是卓爾不群的。它像一隻獵隼一樣盤旋在勞動者雜亂無章的工作生活上方,有時還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濃縮提煉出數字背後的真相,從而使人們不得不服從某種高於經驗世界的理性。無論外界如何褒貶,華爾街依然故我,它完美地象徵了一種沉穩淡定、我行我素的力量。
可是,由於華爾街也是一片滋生勃勃雄心與瘋狂慾望的沃土,它的這個形象往往讓人產生了截然相反的聯想。在華爾街的人行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都是些頭腦發熱、舉止癲狂、性情乖張的傢伙,讓人感覺像進了瘋人院一樣。華爾街人的生活彷彿是在狂喜的巔峰與恐慌的深谷之間跌宕起伏,這種生活日復一日,週而復始。這個金融王國也是一片“野生叢林”。這裡的人們終日沉溺於各種各樣的夢想,不顧一切地豪賭未來。這個由貪婪者組建的*機制絕對不會把任何人拒之門外。任何人都不需要向根深蒂固的社會秩序磕頭作揖。藐視條條框框就意味著崇尚改革創新。每天,這個金融世界都是煥然一新的。華爾街就是一個狂歡的嘉年華會,人們把現實世界徹底顛倒了過來。在這條林蔭大道上,今天的江湖騙子就是明天的金融偶像,它既可能給人帶來無可限量的大好機遇,也可能給人帶來“瘟疫”肆虐的大災難。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危險區域,既有輕信別人的傻瓜,也有狡猾透頂的騙子。它公然藐視本應體現和象徵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規章制度與勞動異化。在人們的印象中,當華爾街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它是一副城市暗娼的形象,而華爾街後來之所以臭名昭著,則是因為它還有風度翩翩的騙子形象以及兇狠殘酷的寄生蟲形象。在華爾街,不勞而獲的不法迷夢敗壞並且擾亂了它所染指的一切。
在我們集體無意識的深處,華爾街擁有種種自相矛盾的形象。這充分表明它在美國文化中自有一段荒誕怪異的歷史。這表明因循守舊的小鎮大街(Main Street)與咄咄逼人的華爾街之間愛恨交加、互相依賴的曖昧關係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在執著關注原罪與救贖問題的美國文化中,華爾街從來都是一個變幻無常的隱喻。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華爾街代表的利益群體也隨之變化。它代表的利益群體真可謂包羅永珍,包括百萬富翁、實業鉅子、金元霸主、貪得無厭的暴發戶、強梁的金融家、奢華的社會高層、道德淪喪的流氓、花街柳巷的*、猶太人或者盎格魯撒克遜人或者資本主義的陰謀家、美國佬中間的寄生蟲、美國的世紀、阿拉丁式的夢幻國度,諸如此類,不勝列舉。華爾街的真實情況是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它既是道德異端又是合法公民;它既是英雄好漢又是流氓惡棍;它既有貴族派頭又有平民情懷;它既是理性的又是瘋狂的;它既是雜亂無章的又是井井有條的;它既解放人性又壓迫人性;它既是英武剛健的男子漢又是弱不禁風的娘兒們;它既張揚慾望又羞怯內向;它既有團結互助又有互相掠奪;它既是愛國的又是叛國的;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又是可以肆意揮霍的奢侈品。華爾街是美國文化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在與美國人的道德觀念、社會習俗以及求知精神相抗衡的過程中獲得了生機與力量。
前言(2)
一直以來,華爾街激盪著美國人內心深處的美夢與噩夢,上到達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每個美國人的生活都留下了它的烙印。透過透視個體的浪漫幻想以及集體的白日美夢,我們就能大致掌握華爾街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也就能明白華爾街在美國的民族傳奇中扮演著令人刻骨銘心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