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前馬後地遊說,因為高盛早已經從各方面準備好從全球性環保運動與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中獲利。早在2004年保爾森還是高盛CEO時,高盛就發表過宣告,認同全球氣候變暖的觀點,並支援對二氧化碳排放實施限制的做法。
第三節 金融危機中的高盛獨角戲
在造成華爾街與美國今天的這一陷入金融危機之中的局面中,與所有的公司一樣,高盛也難辭其咎。然而,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在美國聯邦政府就應付危機的決策與處理中,高盛的人員無處不在——幾乎所有的救援方案都是以保爾森為首的前高盛高管們制定與實施的。
一、“亨利國王”
2008年9月2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週刊》封面標題將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稱為“亨利國王”。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貝爾斯登被JP摩根收購;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房利美”與“房地美” 獲得了以美國納稅人資金提供的緊急救援;美國聯邦政府接管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AIG;而無力償還住房抵押貸款的公眾卻沒有得到任何援助。
決定誰被收購、誰被政府接管、誰破產的就是財政部長前高盛CEO亨利·保爾森。
2008年10月4日,美國國會透過《2008年穩定經濟緊急法案》,授權小布什政府以7000億美元救援美國金融系統。美國著名電臺節目主持人道格拉斯·麥金太爾說,該法案給予保爾森權力之大僅次於拿破崙與成吉思汗曾經擁有過的權力,而且該權力還將被保爾森的繼任者所繼承。
二、接管AIG
2008年9月,“財富全球500強” 高居第35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高居第18位、有著萬名僱員的全球最大保險公司AIG因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而面臨破產。保爾森召集人員討論是否救援AIG,受到邀請參加會議的人員中,只有一名公司CEO,那就是高盛CEO勞埃德·布蘭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