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揮,自己人就是好啊!
照例是從後甲板登船的,這是一艘後期型艇,舷號743。細想一下同時代的大小艦艇,不乏有相似之處,尤其在反潛裝備的配置上,異常相似,前面是火箭式深彈,後面是深彈發射跑與投彈架,進行艇首攻擊與陣位要求很高的穿越航線尾投過頂轟炸,這樣後甲板一片混亂也就不奇怪了,從037到051都是這種模式。而眼前的743,艇尾異常簡潔,什麼深彈投放架、投擲筒都坼了,在這個時代這些東東除了可以衝擊一下視覺外,真的沒什麼實用價值,所以在演習中頻頻出現了老獵潛艇用火箭式深彈傾瀉水際灘頭的情景,無奈、惆悵皆化於煙火之中,因此即使同是037系列,在外形上老艇與新艇的外觀也是天壤之別,幾乎是956到052C的進步,與時俱進嗎,可不是空話。而且這艘艇也享受到了同大艦一樣的待遇,敷設了防滑甲板,相信這項惠民之舉應該基本普及了。
後甲板有個艙口蓋,其下即是兵艙。後37炮的艇首方向後面有個簡易吊艇架與小艇,掛機置於旁邊,這樣的配置同樣令人心驚肉跳——我對艦上的玻璃鋼質小艇都不放心,更別說眼前的簡陋舢板了,一個浪過來就蓋上了!除此之外,我只能心生敬仰了,小艇老艦真的能鍛鍊人!舢板後是個不鏽鋼工作臺,是伙房的操作檯,旁邊還放著不鏽鋼蒸籠,全市露天的!現在對艦艇伙食的印象是,量多、肉多,只是因為大鍋飯的緣故,味道自然差了一載,可面制主食是一絕,到哪都是,只要在部隊,白嫩蓬鬆的包子饅頭拿在手裡就是一種享受,中間一掰,加一點老乾媽——*啊,班長的最愛!
令人意外的是,這樣300來噸的小艇,鉚接的上層建築內居然設了一條主通道,幾乎讓我是震驚的感覺,這也是與一體化的上層建築對應的,而事實上裡面的設施同樣讓人震驚。主通道左前部有一會議室,後部依次是洗漱間與廁所,右側後部是一小餐廳和廚房——又是完全的意外,餐廳都有!這裡還有軍官的雙人住室。看到如此完善的生活設施,真的想大聲叫好,小而全,小而全,果然是“小辣子”!通道居中靠右的地方是通往上面的斜梯,斜梯正下方是一艙口蓋,用垂直梯上下,我對這種通道最沒好感了,總感覺動作很笨拙,劉洋的聲納艙也是這樣,而且到了裡面就沒了安全感,生怕蓋子被人蓋死出不來,《珍珠港》裡就有這樣的鏡頭,也許這是人自我保護的本能吧。順著狹小的開口往下看,是個生活艙室,空間自然大不到哪去,擺放著一長桌和兩條長凳,說不定是休息娛樂用的活動室,這幾乎是奢侈!順著窄得直容一人上下的斜梯上去,穿過一扇低矮的門便可進入駕駛室,這一層同樣有一主通道,左前部的艙室用作聽音員室,後部是反潛指揮室,往外就到了艙面。駕駛裡面也是一應俱全,但空間不免捉襟見肘,什麼都小了一號,這個原理幾乎可以推廣到全艇,就是什麼都有,什麼都小了一號!導航雷達顯示器都是迷你型的,而駕駛室下面就是彈藥庫了,保障前面的雙聯重機,而這種升高駕駛室的緊湊設計與老“江湖”一樣,目的也是顯而易見,降低重心,減少受風面,提高航行效能,這一點對小艇更為重要。
743的桅杆可用琳琅滿目來形容,幾乎可與聖誕樹相媲美,棍捧林立,乳白色的是導航雷達天線,還有新型的平衡木式敵我識別天線,但只有一隻,兩邊展臂上的東東蓋著帆布,可能是偵察機,這玩意是同945干擾彈一塊加裝的,組成最簡陋的電子戰系統!左側橫桁上還有一個白己的截尖錐體,插著幾根“捧”,造型很另類,還有銘牌:全向有線電視接收天線!暈!其餘的捧棒,大多是通訊用的天線了。而駕駛室頂的JM-90與37炮可是絕妙搭配,尤其是對於定位低的獵潛艇,恰到好處。不滿的是炮還是露天的,真不願承認這還是全自動艦炮,恐怕這也是老毛子思維的最後殘留吧,什麼都要備份,聽說956的電子管都多出一個極,真是細到家了。
到了前甲板,深彈發射架果然有自動裝彈彈系統,算是高配置了,行程應該大為縮短。原本我對這個東東是非常感興趣的,總覺得很神秘,對定向器這個說法還不以為然——這可是發射炮!可現在的答案是,這玩意確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一個定向作用,卡彈的機構也很簡單——就是一活動卡筍,突出一點在炮膛內,將彈卡住。夏黎的答案更讓我失望,彈裝上後還要有個人去接通發射電路——一根細線,將彈炮聯通起來,可我們可是全封閉戰艦,還有露天站位?但我現在不得不承認,我已經知道了三個,另外兩個是JM-90和訊號,要是這樣,全封閉的設計還有什麼意義,犧牲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