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詘奼玖耍�源送貧纖�贍蓯撬冶緩雎緣氖匝榻ⅰ�
發展是事物前進的運動,是新的事物逐漸生長和舊的事物不斷消失的過程,是事物由低階上升到高階的不斷過程,這個原理可以用來解釋一切的事物,包括人們對海權的認識、海軍戰略的轉變、各種武器平臺的誕生與消亡。但是不管是海權決定歷史,還是歷史決定海權,還是社會意識有時候會領先社會存在,這並不影響海軍的本質——影響另一塊陸地,這是現階段海軍的終極真理,只要人類還在陸地上生存繁衍生活!雖然現階段,人們對海權的認識及海軍本質的認識還是階段性的,只是這個階段是歷史的量度,我等是處於這個相對我們生命有些隴長的過渡期內。馬漢對英國人過去幾百年的海上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總結,並以此指導此後的海軍發展,在新的實踐中不斷修正。從現在的觀點看,馬漢的許多觀點已經過時,例如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決戰。在對海權理解不斷與時進步的過程中,雖然認識物件沒有改變,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在不斷的否定和肯定中,更高層次上的海軍本質則越來越清晰。而海軍的本質就是讓未來戰爭更好地實現其本質,也許有人會講這樣的戰爭觀站的高度還不夠,沒有考量階級因素,但至少這種思維非常實用,因為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而這個承載了我的夢想的小白鼠是什麼樣子的呢?
登艦的時候,向武裝更闡明來意,這位和我一樣的列兵同志,熱情的很,立馬給我背了一通艦上火箭炮的戰術效能,充滿顯耀之意:這是由陸用火箭炮發展而來的艦用火箭炮,口徑122mm,發射間隔秒,射程40千米,可以使用殺傷爆破彈和子母彈!2、3、4、5炮分別擁有一套自動裝彈機構,活動蓋板面積很大,導致了甲板上開口很大,不禁讓人擔心艦體強度,而根據這位列兵所講,下面還有貯氣室。我一邊看這位熱情的列兵一邊不斷給我補充,很有意思,當然這些戰技術效能對我來說一點新意都沒有。發射炮的設計很緊湊,50聯狀,齊射時不知道會是什麼景象,主要技術含量大概就是穩定平臺了,銘牌內容是:H/HJPJ2型122mm火箭炮。從艙內的電話牌上得知,每座炮都有相應的控制檯。而最新的報道是更大口徑的火箭炮已經上艦試驗,這些廉價的武器在世界海軍中都極具特色,我最擔心的是這些裝備是針對某一問題而開發的裝備,這是誤區之二!要麼沒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要麼就是一個膚淺的指導思想!516的改裝地點是4805廠,而在4806廠裡,終極版的560也在進行改裝,這型艦聽說過好多設計與我們相似,有內部主通道,說後主炮前端還有個餐廳,要是這樣,改的肯定不小了,現在又繼續改,不知道會改成什麼樣!現在看到的是主炮已經換了,和516一樣,聽說542也有這樣的改裝,真是想不通!除此之外,對海彈聽說也會換,真不知道這些老江湖還會整出什麼花樣!
516的兩座主炮佔用了艦內很大的空間,至於換成現在這個隱身型號,到底有什麼實際意義,就很難想象了,難道就是為了創造GDP?劉洋和錢佳都喜歡這麼說,有個這麼過程,就會有很多貓膩。由於主炮轉運間的緣故,這個位置的住艙變的很擁擠,空間逼仄,而艦舯還被彈藥庫佔據,估計艦上居住空間會比較匱乏,和512更是無法比了。主炮控制室與轉運間連在一起,彈藥庫為峰巢式,需要人工拔彈拔彈放到下揚彈機上,下揚彈機把彈送到轉運間暫時儲存備用——這是我新學到的,主炮班長剛給我掃了一次盲,之前我對轉運間的作用老是想不通,現在才明白原來是這樣:全自動艦炮其實並不是完全的全自動,下面的彈藥庫還要有個人,通常是彈藥班長,負責往下揚彈機裡裝彈,由於艦炮射速大於揚彈速度,只能創造一個緩衝區,類似於電腦記憶體,這個緩衝區就是轉運間,裡面可以容納24枚主炮彈,彈鼓大概說的也是這玩意!像老毛子的130炮,有三個彈鼓,這才保證了高射速和射擊的持續性。而轉運間的容彈數量好像也影響了火炮的使用,考核的時候,就要求單主炮艦艇發射24發,雙主炮艦發射48發,一次首長講到某驅一口氣順利打出了48發主炮彈,對此大加讚賞,一片溢美之詞!偶然還發現516的駕駛室頂部裝了個光電球,看上不倫不類的,艦內有指向控制檯和顯控臺,這是從艦上的電話牌上得知的,而牌上還寫了這樣的艙室:情報臺室,還有兩個。但除了這些花哨的東西之外,艦內部的艙壁已經頗顯老態,可以看到一些大小不一的破洞,有的還相連著,估計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之功了。
現在來看,艦炮沒有過時,是對陸火力支援的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