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重點學校。這也是一種競爭,是一種較為低層次的競爭:人與人的競爭。
古語云:“滿招損,謙受益。”總結了人與人相處、人與人競爭的經驗和教訓,其中也多少包含著成功之後遭人嫉妒的苦澀。
嫉妒心理是人與人相處、人與人競爭中十分可怕的一種陰暗心理。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其危害性最大。
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的一個男孩曾對媽媽說:“我們學校雖然是重點中學,但同學們都很自私。我病了那麼長一段時間,沒有一個人來看我,我落下了功課,誰都不告訴我。”有的學校裡,學習好的同學臨考前書包被人偷走,住宿的同學在被子裡發現一根很大的針……這都是學生們嫉妒心理的表現。
南方一所縣實驗小學,搞了一個“甘璐落選的是是非非”隊會。甘璐是一個女孩子,在和一個男孩競選大隊長時當選了,可是半個月後,在選縣少代會委員時,她落選了。一些師生感到奇怪和不理解,便召開這次隊會進行熱烈的討論。
一個男孩說:“甘璐當了大隊長後就驕傲了。有一個同學在放學路上玩紙鏢,本來應該是路隊長管的事,可是她偏要去管,她就是想出風頭,顯示她是大隊長。”另一個孩子馬上說:“你說的不對,當時路隊長不在,甘璐怕同學出危險,才去管的。如果在前線,班長犧牲了,戰士衝上去,你能說他是出風頭嗎?”又一個同學說:“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站在臺階上,甘璐把我們撞了,也沒說對不起。”另外那個同學馬上說:“不對,當時咱們站在臺階上,甘璐拿著拖把,走得急了,碰到了咱們,她說‘對不起’了。”每件事都擺開後,發現都不是甘璐的錯。
有一個女孩說:“甘璐當了大隊長以後,我就嫉妒她。以前她是中隊長,我是小隊長,她就比我多一道槓,現在她又比我多了一道槓。每當上課老師叫她回答問題時,我就用白眼兒翻她,希望她答錯,挨老師的批評。”
那個落選了的男孩說:“我就是不服氣,為什麼好事兒都是甘璐的?”於是同學們就說:“都是你嫉妒甘璐,在後邊搞了那麼多鬼名堂。實際上你就是光想當官不幹事,我們才不選你。”這件事的是是非非終於搞清楚了。
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許許多多學習好的、當幹部的同學在學校裡是孤立的,因為其他孩子嫉妒他。
我跟一些孩子談過競爭與嫉妒的問題。我問他們:“什麼是競爭?什麼是嫉妒?”他們都說不太清楚。我告訴他們:“比如說兩個人跑步,一個在前邊,一個在後邊。後邊的人想,前邊這個人現在最好讓石頭絆一跤,然後我好超過他。這就是嫉妒,嫉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可是反過來,如果後邊的人想,我要使勁兒跑,超過他,我一定要超過他。這就是競爭,競爭是把成績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
孩子的嫉妒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大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熟視無睹的預設造成的,並隨之“根深”而“蒂固”。
有的孩子喜歡告狀、打小報告,如果老師聽信他們的話,那就是在助長他們嫉妒的惡習。
有一年,我們在武漢舉辦了一次全國性的少兒藝術比賽。一名9歲的遼寧男孩揚琴彈得很好,在預賽中排第一名。但決賽時,他得了第二名,吃晚飯時,他說:“比賽用的琴有毛病,比賽結果也不公平,你們能不能跟評委說一說?”我們沒有答應他。當天晚上領獎時,他媽媽竟然不讓他去領獎,說:“二等獎有什麼好領的?我們孩子參加比賽從來就沒得過第二名。這次來之前已經和校長打了保票,就是要得第一的。”
我對這位母親說:“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有天才的孩子多的是,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個個都成才。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還談什麼公平競爭?! ”
我在一次聯歡會上,給孩子們講過這樣一件事:兩個中國孩子去國外參加歌唱比賽,一個唱得好些,另一個唱得差些。到了比賽點以後,唱得稍差的孩子得了感冒,另一個孩子冒雨請來醫生,自己卻被淋病了。到了比賽那天,唱得差一點的孩子病全好了,得了金牌;唱得好一點的孩子因為嗓子還沒恢復好,結果只得了銀牌。
我問孩子們:“你們說,應該怎麼辦?”
一個男孩子站起來,不假思索地說:“應該把金牌還給人家,本來就是人家的嘛!”
也有的孩子說:“你說的不對。得金牌的孩子應該感謝另一位,說‘是你幫助了我’,而得銀牌的孩子應該說:‘不要這樣說,都是為了祖國爭光嘛!’……”看得出,先回答問題的那個孩子,存在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