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男人的嫉妒平時看不出來,其實更為可怕,表現為“懷恨在心”。兩名同在一個研究室工作的研究生,都相當能幹、有才華,互相間也暗暗地在競爭著。後來,其中一名被派出國,令另一名十分嫉妒。他雖然笑著把別人送到了機場,但隨後在出國同事十分孤獨寂寞的時候,接連寫去了三封飽含刺激意味的信。第一封信寫道:自己已經是研究室主任了,頗得領導們的器重;第二封信說:單位剛剛分給自己一套條件很好的房子;第三封信的內容是:我有女朋友了,非常可愛,她就是你原先的女朋友……
最後,那名出國的研究生由於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沒有學完就提前回國了。他是一個失敗者,他對男人的嫉妒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他也是一個脆弱者,沒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所以才會受外界干擾,當然不會成功。
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既懂得競爭又懂得超脫的人,才會成功。孩子們應該從小就得到這種訓練。
克服嫉妒,參與正當的競爭,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未來對孩子們的要求。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競爭中求得共同的發展和進步是我們最迫切的願望。因為,還有更為激烈,更為高層次的生存空間、生命資源等等的競爭在等著我們的孩子們,與人的競爭都處理不好,何以參與更為深刻、廣泛的競爭呢?
4.培養社交能力……成功社交三大秘訣(1)
熱忱……捧出你的心;溝通……打動別人的心;自信……贏得大家的心。
歌德說:“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
因此,社交能力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能力。
這一代獨生子女雖然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於小家庭之間的封閉、孤獨而不善交往。這一點,應當引起年輕媽媽的足夠重視。
一些從小很有才華的孩子,就因為“不合群”,長大以後,一直“懷才不遇”,自感“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僅才華得不到發揮,而且一生總是“不順”;一些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反而受到大家的歡迎,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自己也感到很快樂。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性情乖戾、憂鬱的人,人人都喜歡與快樂而熱情洋溢的人在一起。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從許多受人歡迎的孩子身上,我總結出三個“秘訣”。
秘訣之一:熱忱……捧出你的心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熱忱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熱忱是發自內心的興奮,是一種深存在人內心的熾熱的精神特質。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智慧和能力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很大,但如果兩個人各方面的素質都差不多,具有熱忱的人將更有機會如願以償;一個人能力不足,但是具有熱忱,通常也會勝過能力很強,但欠缺熱忱的人。
一個領導的熱忱,會影響他部下的工作情緒;一個母親和師長的熱忱,會影響孩子和學生的情緒。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進行過“期望效應”的試驗。他來到一所中學,考察一個十分普通的班級,臨走時,他興奮地告訴班主任:你們班上有18名學生很有培養前途。
羅森塔爾的熱忱影響了這位老師。從此,老師對這些學生特別關心,臉上總掛滿了微笑,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總愛向他們提問……高中畢業時,這些學生都考入了重點大學。
當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時,笑了,他告訴老師,那次他只是隨便點了18個人,並沒有認真對他們進行考察,是老師對學生的熱忱、信任產生了今天的效應。這個故事說明,成年人的熱忱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那麼,成年人如何將熱忱傳遞給孩子呢?這裡介紹三點。
目示。媽媽或老師一個親切的目光會使孩子興奮不已。有的孩子因老師上課不看他而誤認為老師不喜歡他,使他感到傷心。
一個男孩子問我:“上課老動怎麼辦?”我告訴他:“找一張白紙,畫上一雙眼睛,當成是‘知心姐姐’的眼睛,放在課桌上。每次你想動時,看見‘知心姐姐’正看著你,你就趕緊告訴自己,上課時不能做小動作。”果然,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毛病。
他爸爸說:“孩子上課總愛玩東西,老師經常告狀。我打他,他也不聽。用了你的辦法以後,他就管住了自己,這個學期還被評上了三好學生。你說神不神?”我說:“不神,這是因為我信任他,他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