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孫保駕護航;也就是說他的存活是出於領導的實際需要;並不值得驕傲。
對比之下;郭英的待遇就很奇怪了;他也是身經百戰;而且很能打仗;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能夠活下來?
只要我們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他確實有充分的生存理由。
首先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老婆——著名的郭寧妃,而且這位英雄母親還給朱元璋生下了一個兒子——魯王朱檀。
其次,他還是朱元璋的親家,他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
最後,他很低調。
這樣的一個人,朱元璋實在沒有殺掉他的理由,畢竟是熟人,確實不好意思動手。
所以郭家就成了功臣中碩果僅存的名門,不管外面腥風血雨,漫天風浪,這一家子卻總是穩如泰山,長命百歲。
不但郭勳本人活得很夠本,他的子孫也不是孬種,在正統年間土木堡慘敗後鎮守大同,為國家立下奇功的郭登就是郭家的優秀子孫。
而到了嘉靖年間,這一家人勢力越來越大,比如郭勳雖然不是朝中重臣,也沒有發言權,卻沒人敢惹,因為他雖不管朝政,卻管禁軍!
手上有這麼一幫子打手,楊慎就算長了十個腦袋,也不敢跑到他家去鬧事。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張璁和桂萼每天提前上朝,到了下班時間兩個人看準機會,一溜煙就往東華門跑,出門之後直奔郭勳家,可以肯定的是兩個人的運動功底相當紮實,楊慎一直都沒有找到機會下手。
每天集結鬥毆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慢慢的大臣們都失去了打群架的熱情,張璁和桂萼就這樣躲了過去。而郭勳也就此成為了張璁等人的死黨。
當然了,郭勳這種人是從來不做虧本生意的,他之所以要袒護張璁,原因十分簡單——投機。
他早已看出,張璁身後有著皇帝的支援,而這位少年皇帝十分厲害,將來必定能夠控制大局,所以他把籌碼全部押了下去。
現在看來,他是個高明的賭徒,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次賭博最終讓他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章 最後的示威 1
郭勳先生離他最後的結局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至少在目前;他還是十分得意的;而情況正如他所預期的那樣;張璁即將成為這場戰鬥的勝利者。
雖然局勢很不利,但楊慎並沒有舉手投降,既然不能肉體消滅,他就換了個方法,聯合三十多名大臣上了一封很有趣的奏摺,大意如下:
“我們這些大臣談論的都是聖人(程頤、朱熹)的學說,張璁、桂萼卻是小人的信徒,既然皇上你寧可信任張璁桂萼,而不相信我們的話,那就請把我們全部免官吧!”
這一招叫做以退為進,楊慎老爹早就已經用過,實在不新鮮,嘉靖同志看過後只是付之一笑,根本不予理睬。
另一方面,張璁桂萼卻是平步青雲,被任命為翰林學士,而在他們的幫助下,嘉靖先生的計劃也已提上日程,他準備不久之後,就把那個礙眼的“本生”從父親的稱呼中去掉。
楊慎終於走進了死衚衕,皇帝不聽他的話,他也無力與皇帝對抗,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已無計可施。
然而上天似乎並不打算放棄他,在這幾乎絕望的關頭,他給了楊慎最後一個機會。
嘉靖三年七月戍寅
朝堂上又是罵聲一片,大臣們爭相反對張璁桂萼,陳述自己的觀點,可是嘉靖已經掌握了對付這些人的辦法——不理。無論要罵人的還是想吵架的,他壓根就不搭理,等到這幫兄弟們說累了,下班時間差不多也到了,嘉靖隨即宣佈散朝,告訴那些想惹事的大臣:今天到此為止,明天請早!
日子就這樣在爭吵中一天天地過去,在嘉靖看來,今天和以往沒有什麼不同,可是他錯了,沉寂的怒火終會點燃,而時間就在今天。
因為在那些忿忿不平的人群中,有一個心懷不滿的人即將爆發!
這個人是吏部右侍郎何孟春,今天他心情不好,因為他費盡心機寫的一封罵人奏摺被留中了。
所謂留中,就是奏摺送上去沒人理,也沒人管,且極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會在廢紙堆裡或是桌腳下發現它們的蹤影。自己的勞動成果打了水漂,何孟春十分沮喪。
不能就這麼算了!他打定了主意。
第二章 最後的示威 2
“諸位不必喪氣!”,何孟春突然大聲喊道,“只要我們堅持下去,皇上必定會回心轉意!”
這一聲大喝把大家鎮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