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正廉潔,興辦教育,造福一方。
隨後,平息香洲兵變和楊劉之亂,再次出師###陳炯明,在東征北伐中屢建戰功,向中山先生獻上厚禮!1956年11月10日,在孫中山先生九十誕辰時,葉劍英懷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著文寫道:“中山先生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
對我個人來講,在這個時候,我特別懷念當年追隨中山先生的日子。
往事雖隔了三十多年,可是想起來卻歷歷在目。
中山先生在那個動盪的時代裡,能很快地接受了新的思想,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從事建黨建軍,建立根據地的工作。
這種不斷前進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直到晚年,葉劍英對中山先生一直懷有敬仰之情,多次瞻仰先生故居,並題詞留念。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1)
在蔣介石叛變革命、血腥屠殺共產黨和工人群眾的逆境中,葉劍英反戈一擊,與蔣介石徹底決裂,投入黨的懷抱,積極策應南昌起義,參加領導廣州起義1927年4月,中國上空陰雲密佈,一場充滿血腥與罪惡的政治大風暴即將來臨。
上海。
12日凌晨一時。
蔣介石醞釀已久的反革命政變的槍聲終於打響。
大批全副武裝的青洪幫流氓、特務,身著藍色短褲,臂纏“工”字元號,冒充工人,自法租界乘多輛汽車分散四出,襲擊工人糾察隊。
工人糾察隊倉促抵抗,雙方發生激戰。
事先早已埋伏在工人糾察隊周圍的蔣介石的反動軍隊,趁機藉口“工人內訌”,衝出收繳“雙方”的槍械。
上海的2700名武裝工人糾察隊,被解除了武裝,犧牲200餘人。
當天上午,蔣介石的反動軍隊佔領了上海總工會,並將由流氓、黨棍組成的“上海工界聯合會”改名為“上海工會組織統一委員會”,盤踞了總工會會所,配合蔣介石的軍隊破壞總工會所屬的各工會,拘捕共產黨員和工人領袖。
4月12日這一天,帝國主義在上海的侵略軍直接幫助了蔣介石,在租界和華界內,侵略軍在各區瘋狂搜捕共產黨員和工人1000餘人,交給蔣介石。
死傷不知其數。
繼上海反革命政變以後,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和廣東等省,也以“清黨”名義,對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進行大屠殺。
僅廣東一地,被捕殺者即達2100餘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共產黨人蕭楚女、熊雄等。
廣大的東南和華南地區頓時陷於白色恐怖的腥風血雨之中。
與此同時,北方的奉系軍閥也在北京逮捕大批共產黨員及其他革命者。
4月28日,他們以絞刑殺害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李大釗及其他19名革命者。
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中國的政治風雲頓時變色。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
從此革命走向低潮,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當時,青年革命將領葉劍英隨師北伐,轉戰武漢、江西,智勇雙全,受到蔣介石的賞識和器重,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代理師長,率領部隊駐守江西吉安。
他得到蔣介石叛變革命的訊息,思想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是跟著蔣介石反革命鎮壓革命,還是反對蔣介石反革命,跟著共產黨繼續革命?他堅定地選擇了革命的道路。
一、高擎革命大旗,通電反蔣,反戈一擊
葉劍英作出反蔣決定,走反蔣的道路,不是偶然的。
從自身的歷史程序看,葉劍英從雲南講武堂畢業後走上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道路,在黃埔軍校受到周恩來等共產黨人的影響,就曾提出加入共產黨的要求,以後經過東征北伐,在新編二師又受到共產黨思想的薰陶,進一步提高了對共產主義的認識,嚮往靠攏共產黨的組織。
從現實的形勢發展看,經過“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葉劍英更加認清了蔣介石和國民黨右派的反革命嘴臉,斷然與他們徹底決裂。
他回憶說:“寧漢分家以後,蔣介石說漢口反革命,武漢說蔣介石反革命,兩下吵。
我對武漢沒有多少懷疑。
但蔣介石還是總司令。
究竟跟著誰走?那時沒人來,也沒電報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