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部分(第2/4 頁)
“不僅如此。井伊直孝守衛皇宮,你要守衛伊勢神宮。我說的這些,你要謹記。只要皇宮和伊勢平安無事,無論天下發生何等亂事,都終能平息,因此,皇宮和伊勢對於國家,便是主心骨。高虎,你要知道,狹隘之人即便明白動亂之害,也看不清恆定的中心。如看不到這個中心的人越來越多,萬民便會陷入苦難的深淵。因此,我才經常對將軍言,要把伊勢交與你。你近年長進甚多,已非吳下阿蒙,莫要胡來。你若是真正為德川家康著想,便替我好生守衛伊勢,它乃萬民的性命之根……”
高虎欲言又止。他常聽家康道:萬物皆有主心。日本國的主心便是伊勢。但直到此刻,高虎才真正明白:往上想去,史上確無一朝一代伊勢荒廢而萬民安樂。伊勢神宮乃是天下安定之主心,甚至就是安定本身。
“你既明白了,幫我叫來神龍院。趁著增上寺和大樹寺的長老亦在,我便說說葬禮諸事。”家康覺得藤堂高虎已然大悟,便將視線轉向將軍秀忠,又道,“我乃天下少有的有福之人。
“父親說什麼?”
“我原本應死於疆場上,現在卻能將心願一一託與眾人,毫無遺憾離去了。”家康的感慨掀起了一陣波瀾。他把心願一一託給大家,在這其中,獨無上總介忠輝。這對於照料家康起居多年的忠輝生母茶阿局,卻是撕心裂肺的痛,她“哇”一聲哭了起來……
第三十二章 立命往生
而此時,德川家康是否明白茶阿局的苦悶和悲哀?
“莫要哭了。”家康勸道,但是後面一言,雖是安慰,卻仍未提到忠輝,“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相會便是別離之始。”然後,他轉向秀忠,一臉淡然地與之商量後事。他希望將軍秀忠儘快將靈樞移至久能山埋葬,佛式葬禮在江戶增上寺舉行,牌位放在三河的大樹寺。“將軍不能長久離開江戶。故,我還有一口氣,便要把一切都備好。”
此時,秀忠派人傳請的神龍院梵舜在天海和崇傳的帶領下進來。此處頓時變成了神佛兩道議事之所。
“遺骨……”家康一臉滿足,環視一眼在場諸人,道,“遺骸先葬於久能山,面朝西方。”
“面朝西方?”發問的非將軍秀忠,卻是坐於秀忠身旁的本多正純。
“是。我先前以為,人生只在此世,但事情並非如此。人去可稱為立命,也可叫作往生,人無有生死。我於今方明白過來。明白過來,心境自然也就變了。”
天海不知想到了什麼,突然拍膝道:“正如大人所言。”
家康不理,他張開顫抖的嘴唇,接著道:“既知人無生死,剩下的便是努力,所謂成事在人。”
“是。”眾人道。
“我要緊緊盯著西邊,這是因為,西邊還讓我憂心。西方不僅有皇宮,往西更有南蠻和紅毛人。我們不去侵犯他們,但一旦我們被人侵犯,便是徵夷大將軍失職!因此,我要緊緊盯著西面,專心致志。……”
天海再次輕輕拍了拍膝蓋,道:“大人是想守在那裡,盯著西方?”
家康使勁點頭,“對。既已領悟到自己乃是不死之人,這便是我的責任。然後……過了週年忌,便在下野二荒山建一處廟堂,把我迎到那裡。我要守護關八州。只要關八州平安無事,日本國便會安泰。”此時,家康已是精疲力竭。
人們鬆一口氣,互相對視時,家康已昏昏睡去。
秀忠眼含淚水,吩咐神龍院梵舜日後以神道儀式,將家康之靈遷到久能山。
四月初六到初十,家康有過短暫好轉,十一日再次昏迷不醒。
守護在家康榻邊的人喜一陣憂一陣,但他們的心情阻擋不住家康日漸枯萎。
十二日,崇傳再次給京都的板倉勝重修書一封。他在信中寫道:“相國大人氣色略差(中略)每日喝粥少許,交待諸事。九日晚嘔吐,一度昏迷,上下憂心(中略)自染病以來,一日弱於一日。”
當日,他再修書一封,道:“相國大人自染病以來,日弱甚一日。自十一日以來,已無法進食,只飲水少許。往生就在今明兩日。吾等心情沉痛……”
日日夜夜守護於家康身邊的茶阿局再也坐不住了。在家康眾多的側室當中,目下只有她在家康榻前照顧,有時她覺,許只有自己才真正是家康之妻。家康有時會睜開眼,緊緊盯著她,道:“你累了,去歇息片刻吧。
每當此時,茶阿局便會想到忠輝,心痛如絞。她照料著瀕死的家康,焦急地等待著,希望家康能夠說起忠輝。他怎能忘記?
但十二日,家康再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