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一陣冷風從橋頭吹拂而過,赫然竟仍帶有徹骨之意。楊昭緊咬牙關,背上早汗透重衣而不自知。“噼啪~”碎裂聲從腳下響起,本來平整光滑的腳印,在天竺僧越蘊越深的龐大壓力下崩塌散碎,再無法維持本來的完美無暇。
竺法冉位居橋下豎掌為禮。在旁人眼中,卻似是個身高百丈的超級巨人。這巨人俯視楊昭,緩緩開口。語聲生澀,一字一句,猶如巨錘敲擊。
“居士,貧僧心中,頗具疑惑,心魔亦因此而起。此惑不除,心魔不熄。居士慈悲,可否為我解惑?”
楊昭面色煞白。站在橋頭拱弧最高處的他儘管自覺渺小,仍舊不亢不卑,雙掌微顫合什回禮,仰望天竺僧,竭力凝聲道:“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偈曰: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這番對答,其中甚具玄機,卻只有兩名當事人才能各自明白。
天竺僧虛辭問法,實質問的,乃是對方究竟為什麼會知道自己得到冰火七重天的秘密。楊昭所答,則為著名的《緣起偈》。意思是世間有因必有果,萬事都不能割裂對待。當日你得到了冰火七重天的法訣是因,今日被我知道秘密就是果。因果相承,理所當然,又何須多問?
言辭固然不亢不卑,可是得到吐出最後幾個字時,楊昭的聲音,畢竟已經禁不住微微發抖。
儘管經七晝夜閉關入定之後,境界大大提升。可內力修為的提高,始終還是需要時間日積月累。此際楊昭又沒有天劍在手,單單倚靠本身易經玄鑑功力,和天竺僧爐火純青的冰火七重天相比之下,難免就顯得相形見拙了。
天竺僧嘴角牽動,不置可否。積蓄醞釀多時的冰火二氣卻驟然爆發,冷熱洪流由下而上撲面席捲而至。楊昭遽然失驚,瞬間只感覺四肢無力,滋生出必敗的絕望情緒。可是千鈞一髮之際,眉心卻又陡然劇跳。天劍殘留的靈力化為一陣針刺銳痛,楊昭及時如夢初醒,不假思索雙掌齊推。
離卦亂火、坎卦淹水,兌旋大澤、巽風悠悠,四卦同出掌影翻飛。電光石火間冰火二氣如驚濤惡浪,卻在楊昭這塊岩礁面前不得不一觸即退。只聽見“砰砰砰砰砰砰砰~”連續七下爆破聲響過去,彷彿從來沒有過任何動作而依舊屹立原地的天竺僧,面上肌肉不住抽搐,似正忍受極大痛苦。沉聲再問。
“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眾惡為根,應現六賊。明王忿怒,欲破迷殺賊。斷一切惡,可否?”
他這幾句的意思,卻是說當初的事我不做也做了,已經沒辦法改變。本來沒人知道,一切都太太平平。但是現在秘密被你揭開,就成為了阻礙我的魔障。只有殺掉你,我才可以重新得到寧靜。
冰火螳螂一式刁打七星,突破卦像護體罡氣防線,同時在楊昭雙臂留下了七個淺淺指印。雙臂經脈紊亂,令他幾乎抬不起手。楊昭竭力運功鎮壓,沉聲緩緩回答道:
“昔有法師說法,門前立有一幡。當時風吹幡動,門徒見之,起而爭論。究竟是風動耶?是幡動耶?法師卻道。既非風動,亦非幡動,全是汝等心動。即說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風動幡動典故,以及菩提本無樹四句偈,在後世乃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出自禪宗六祖惠能。六祖惠能是以後唐代高宗朝末期時候的人,和大隋朝相差了幾乎百年。楊昭這個穿越者借用典故,言下意思就是萬物皆空,魔障亦空。所謂心魔不在我身上,而在於你自己。所以即使殺人,照樣無濟於事。
天竺僧聽了這幾句,面上似乎若有所思,身體卻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張嘴大口喘氣。喘氣聲漸來越響,彈指間竟演變為有若萬獸狂吼,簡直震耳欲聾。他面板再度變化為半透明狀態,肌肉骨骼血管,全像水晶造的一樣浮現出來,赫然是七重天已經催行到顛峰境界的異像。控制不住的寒冰烈火透體沖天激發,竟凝聚成一頭栩栩如生的——螳螂形相!
寒熱相激,各走極端的兩股力量同時互相排斥而爆炸,進而推演出更具破壞性的駭人力量。天竺僧眼內的慈悲善意在一閃過後,隨即被兇狠戾氣徹底取替。他再不講究任何招式變化和速度,右冰左火,似慢實快。結結實實地當胸一拳轟出。
生平前所未有的嚴酷考驗就在眼前,楊昭腦海中所有雜念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餘一片空明。腳下三步踏出,身形也隨著先天八卦方位而奇異地連變三次。乾坤兩卦形相空前清晰地浮現掌心,收掌握拳,揚聲吐氣,天地齊動!
四拳相擊,立刻觸發轟然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