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發言在我國人民中進行一次國際教育。從他們的發言中,可以認識大、中、小國家的立場,誰是真正歡迎,誰是敷衍塞責,誰是隨大流,誰是老奸巨滑,誰是假獻殷勤,誰是公開反對。”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透過了驅逐臺灣國民黨集團、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是一件特大喜訊,也是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中央電臺在這一宣傳報道中,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大顯身手,創造了一系列新的播出記錄。
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中國是聯合國51個創始會員國之一,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盤踞在臺灣的國民黨所竊取。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極力阻撓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與中國處於長期對立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政府和人民為驅逐臺灣、恢復其合法席位,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鬥爭,得到了世界許多主持正義的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廣泛同情和積極支援。
1971年9月,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召開,圍繞中國的合法席位問題會內會外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出了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立即把臺灣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美國提出了“雙重代表權”提案相對抗,併為了此提案獲得透過,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布什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在拉選票,美國總統尼克松給一些國家的元首打電話,要他們給予支援。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在10月來中國訪問時,還胸有成竹地說,你們今年進不了聯合國,明年進去也好嘛!
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就兩個提案分別進行投票表決,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透過了驅逐臺灣國民黨集團、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聯合提案;大會又以59票反對、55票贊成、15票棄權否決了美國的“雙重代表權”提案;大會又以壓倒多數透過了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第2758號決議。會場一片歡騰,聯合國大廈內發出了震驚世界的爆炸性新聞!臺灣國民黨的代表無可奈何地夾起皮包悄悄地走出了會場。這種結果,是尼克松、基辛格所始料不及的,基辛格在剛剛離開中國的飛機上得知這一訊息,這位一再聲稱“不會拋棄老朋友”的博士,無可奈何地苦笑著搖了搖頭。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是一特大喜訊,是巨大的鼓舞,是“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線的勝利”,也是一件順應了歷史潮流、轟動世界的大事,它標誌著中國被國際社會的承認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取得了在聯合國和國際講壇上的發言權,無疑是對美國和臺灣國民黨集團的一次沉重打擊。這一勝利是歷史的潮流,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不斷提高,得到了世界各國朋友、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朋友們的大力支援,毛主席有一句話形象地說明非洲國家所起的作用,他說:“是非洲朋友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這一勝利,在某種程度上也與中美關係的鬆動和改善不無關係。從美國乒乓球隊1971年4月來訪,到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訪華以及尼克松總統即將訪華,對西方國家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既然美國已邁出了改善對華關係的第一步,許多西方國家迅速調整對中國的政策,重新確定對華關係的位置,形成了對中國有利的國際環境。
廣播具有傳播快、覆蓋面大和反覆播放的優點,是最擅長傳遞資訊、營造氣氛、形成廣泛社會輿論的宣傳輿論工具,尤其在當時其他媒體(包括電視)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像這樣轟動全國、全世界的重大新聞,正是中央電臺大顯身手的時候。中央電臺除了及時、反覆播送這一訊息以外,及時報道中國政府的活動,大量報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各大軍區和軍兵種、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各基層組織和模範人物等各方面的反應,形成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宣傳高潮。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毛主席指示全文廣播57國代表發言(2)
對於經常性的重大、緊急宣傳,中央電臺的廣播有規律可循,可是關於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宣傳,在許多方面卻打破了慣例,創造了先例,開創了新記錄。
隨著這一喜訊的傳播,我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幾天中接連收到來自提案國23個國家的領導人和外交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