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就在這時,駐粵桂軍總司令劉震寰動了回桂主政之念。這劉震寰在1922年12月響應孫中山號召,下廣東驅逐陳炯明,此後一直留駐粵東,被孫中山任命為“建國桂軍總司令”,其所部兵力約萬人左右。劉震寰在廣東,依仗實力,為所欲為,作威作福。他在地方壟斷稅收,恣意搜刮,據為己有,卻從不給士兵發餉。有時官兵鬧餉,他就說:你們有槍,還怕沒有餉?只是他名義上隸屬於孫中山的革命政府,受到革命政府的種種限制和束縛。而且劉部長期部署在東江一帶,那裡條件艱苦,官兵多有思鄉之念。劉震寰見陸榮廷垮臺,沈鴻英正與李、黃、白兵戎相見,正是打回廣西、執掌桂政的好機會。他多次向孫中山提出回桂的請求。孫中山見劉離意堅決,又由於劉部在廣東胡作非為,不好約束,就同意了劉震寰的請求。1924年11月,孫中山離粵北上前釋出命令,任命劉震寰為廣西省長,令其率部回桂,穩定廣西局勢。
劉震寰得到孫中山的任命後,就積極作回桂的準備工作,以便早日實現執掌桂政的願望。他一面派他的師長嚴兆豐等人返回廣西,向各方面進行疏通,為他返桂執政鋪平道路;一面自導自演,串通旅粵桂籍國民黨人蘇無涯、梁烈亞等,借旅粵廣西同鄉會名義,公開致電,敦促他儘早回桂上任,以造成回桂聲勢。當時,駐粵滇軍第二軍軍長範石生也打算率部取道廣西回滇,驅逐唐繼堯。於是劉又與範石生相約同行,並彼此商定:“劉回桂範助之,範回滇劉助之。”
劉震寰的回桂計劃,首先遭到了李、黃、白的強力抗阻。他們十分清楚,劉震寰是老同盟會員,資格老、地位高,多年在廣東駐防,與廣東革命政府的關係密切。可以說,劉震寰一切方面都比他們強。這樣一位軍頭回到廣西,今後如何與之相處呢?眼下對付一個沈鴻英已不容易,要是再讓劉震寰回來,那還有李、黃、白的位置嗎?可是,劉震寰回桂是得到孫中山同意的,劉的廣西省長的頭銜又是孫中山任命的,公開拒絕劉震寰回桂,就會失去道義。於是他們採取了“明迎暗拒”的方法。表面上,他們向廣東發出電報,以十分恭順的措辭,歡迎劉震寰回桂主政;暗地裡,他們卻唆使省議會、縣聯會等團體出面,讓這些團體去電勸阻劉的行動。10月24日,當###剛進行回桂活動時,廣西省議會在李、黃、白授意下,即公開發出通電宣告:“自今以後,無論何省軍隊,借何種名義,均不許侵入桂境,重禍桂民。即本省在外各軍,非經與省內軍民長官接洽妥協,亦不得率隊回桂。如有不恤人言,希圖破壞者,誓合全省人民,悉力拒絕,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這份措詞激烈、態度強硬的電報,顯然是針對劉震寰,包括企圖假道廣西回滇的範石生而發的。李、黃、白為預防劉震寰夥同範石生強行回桂,還進行了軍事部署。他們在11月間將主力部隊調集到梧州一帶佈防,又商請李濟深等人,將駐在梧州附近的粵軍主力調到肇慶、封川一帶,以隔斷劉、範兩軍西上的通路。另外,為防意外,李、黃、白還派其代表廖百芳赴雲南與唐繼堯聯絡,和唐結成反範、劉同盟。
為了加強與廣東革命政府的聯絡,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更好地在政治上與劉震寰、沈鴻英對抗,黃紹竑在11月下旬親赴廣州,廣泛進行活動,與###們多所聯絡,讓他們瞭解廣西政情。一到廣州,黃紹竑就遭到陳天泰的襲擊,幸而逃脫。11月24日,代行大元帥職權的胡漢民,以孫中山的名義任命李宗仁為“廣西全省綏靖處督辦”,黃紹竑為會辦。26日,黃紹竑辦理了加入國民黨的手續,由廖仲愷、許崇智介紹,胡漢民監誓,在中央黨部禮堂宣誓入黨。返回廣西后,李、黃、白按孫中山的意見,取消了“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名義,打出了“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新招牌。軍隊重編為兩個軍,李宗仁兼第一軍軍長,黃紹竑兼第二軍軍長,白崇禧任督辦公署參謀長。這樣,李、黃、白在政治上就取得了與劉震寰(建國桂軍總司令兼廣西省長)、沈鴻英(廣西建國軍總司令)同等的地位,他們與廣東革命政府的關係也進一步密切了。
阻遏劉震寰(2)
原來名不見經傳的李、黃、白,竟然如此極力抗阻劉震寰的回桂計劃,這使劉震寰極為惱怒。但返桂時間必須重新選擇,至少現在還不是回桂的好時機。於是,他進一步開展活動,並加緊勾結沈鴻英。他密令已派回廣西活動的代表嚴兆豐前往賀縣謁見沈鴻英,磋商合作計劃。同時很大方地送給沈鴻英10多萬發子彈,挑動沈鴻英速向李、黃、白開戰。
陸老帥成了歷史,沈鴻英去了一大強敵,但現在他的日子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