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慶遠方面的陸榮廷軍潭浩明部約2000人趕來支援韓軍。8月23日,白崇禧指揮聯軍,向韓、譚兩軍發起攻擊。戰事頗為激烈,搏鬥多日,未分勝負。一天,白崇禧假裝與駐在雒容的沈軍旅長楊祖德通電話,望他於某日某時與聯軍配合,進攻韓綵鳳。他將電報線當作長途電話線,故意讓韓綵鳳部接獲這一資訊。韓自以為得計,派出上雷駐軍監視楊祖德部,分散了兵力。這時候,白崇禧指揮大軍猛烈攻擊,終將韓、譚打敗。韓綵鳳率殘部經三皇、古化、龍勝退往湘桂邊境,譚部則向慶遠方面逃竄。白率部追擊譚軍,於9月7日佔領慶遠。韓綵鳳之兄韓彩龍也在此役中斃命。到此,聯軍右路軍完全佔領了柳州、慶遠地區。足智多謀的白崇禧,在這一段軍事生涯中,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從而贏得“小諸葛”的美名。
中路方面,俞作柏、蔡振雲兩部在8月初向那馬、都安進攻,只在那馬附近與陸福祥部交戰。但到了月底,陸福樣、蒙仁潛等陸榮廷殘部就被徹底擊敗。駐百色的劉日福見大勢已去,於是宣佈脫離陸榮廷,向定桂討賊聯軍投降。林俊廷部無奈退到廣東,蒙仁潛部則竄到貴州,陸福祥也隻身逃入越南,右江方面的戰爭於是結束。
左路方面,胡宗鐸指揮的部隊在左江流域進展十分順利。陸榮廷殘部除在崇善附近稍有抵抗外,其他或不戰而逃,或聞風歸附。龍州守將、前廣西督軍譚浩明家的兩個紈袴子弟譚浩清、譚浩澄兄弟見勢不妙,慌忙逃往安南。胡宗鐸部在8月中旬進佔龍州。
這樣,李、黃、白的定桂討賊聯軍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即肅清了左、右江和柳州、慶遠一帶的陸榮廷殘部,佔領了原先屬於陸榮廷勢力範圍的廣大地區。定桂討賊聯軍一時聲名大震,軍力也得到大發展。
當韓綵鳳部離開桂林去進攻柳州方面的李、白部隊時,桂林城內已沒有多少兵力防守了。沈鴻英見良機難得,於8月下旬將主力由昭平北上,分三路向桂林進攻,重新將桂林包圍起來。陸榮廷自知難以抵擋,隨即撤出桂林,往靈川、興安、全州退卻。沈軍進入桂林後,派隊追擊,並佔領了靈川、興安、灌陽等處。9月初,沈軍進攻全州。陸榮廷得到湘軍葉琪旅和馬濟的武衛軍支援,將沈軍擊退。
掃平陸榮廷(2)
陸榮廷退駐全州後,收集韓綵鳳殘部千餘人,於9月中旬由全州向興安、桂林反攻,企圖孤注一擲。而沈軍前敵總指揮鄧右文也正率主力由興安再度向全州進攻。兩軍相遇,激戰好幾天,陸榮廷、韓綵鳳終因勢弱,敗下陣來。沈軍攻佔了全州,陸榮廷、韓綵鳳率殘部向湖南潰逃,沈軍一直追到湘桂邊界的黃沙河。
到這時止,陸榮廷在廣西的勢力被全部肅清了。湖南的趙恆惕見陸榮廷已徹底完蛋,不可能恢復,不願再給陸榮廷以軍事上的支援,於是透過他的部將唐生智勸陸榮廷下野。
9月下旬,唐生智以“湘南善後督辦”的名義發出通電,聲稱“願負全責請陸下野,以解決桂局。”接著,唐和其旅長葉琪,與廣西方面的李宗仁、黃紹竑、鄧右文等協商陸榮廷下野的有關事宜。協商結果,達成以下協議。其中由唐生智負責的是:將湘軍葉琪旅撤回湖南;勸陸榮廷下野,將陸部交馬濟接收;勸馬濟不要過問桂局。由李宗仁、黃紹竑、鄧右文負責的是:陸榮廷將來回桂,如不爭政柄,仍以耆老禮事之;與馬濟棄怨修好,此後取互助主義;沈鴻英不能單獨處置桂事,桂省政事,必須取決於李、黃、鄧三人;桂軍不能侵犯湘境一步,否則李、黃、鄧當以公敵對付之。
陸榮廷此時已是孤家寡人,在唐生智、李宗仁等的勸促下,被迫於9月23日在永州向全國發出通電,宣佈下野,將其殘部交與馬濟統率。隨後與譚浩明由永州經衡陽到長沙,再過武漢轉赴上海、蘇州作寓公去了。統治廣西十多年、在民國政壇上風雲一時的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就此煙消雲散。
10月1日,李宗仁在柳州正式發出“討陸戰事結束通電”,電文歷數陸氏治桂十數年的劣跡,稱:“宗仁等不忍地方糜爛,父老呼號,陳師兵諫,冀化干戈為玉帛,出人民於水火。……敢辭膽薪嘗臥之勞,黍總師幹,期盡除暴安良之職,此項用兵宗旨,絕為父老驅軍閥,為桑梓謀治安”,並正式亮出“興師之始,志在定桂”的大旗。
通電發出後,桂境尚存的陸氏殘餘勢力紛紛逃遁的逃遁,歸附的歸附,陸榮廷在廣西的影響被盪滌盡淨。廣西境內,原先的三強鼎足之勢,一變而成李、黃聯軍與沈鴻英兩強對峙的局面。
。。
阻遏劉震寰(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