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帶刺的鐵絲,無助掙扎的場面甚是悲壯,但他們也由此在鐵絲網中破開了通道。
看到法國騎兵不顧密集槍彈的掃射衝進陣地,最前方塹壕中的德軍步兵們驚慌失措地撤離戰位,一些倒黴蛋躲閃不及,就被呼嘯而過的騎兵像切西瓜一樣幹掉。
儘管陣地一線的塹壕遭到法軍騎兵的突破,但德軍機槍以每隔百米一挺的密度部署,擇優勢地形而起到戰術支撐點的作用,而此時陣地後方的德軍野戰炮兵反應速度也很快,他們迅速裝上榴霰彈,壓低炮口向法軍騎兵射擊。
在德軍機槍和野戰炮的猛烈壓制下,剛剛找到一點感覺的法軍騎兵頓時蒙受巨大的傷亡,同伴和馬匹的屍骸堆積成片,後續騎兵的推進速度受到了極大的遲滯。在機槍、大炮和訓練有素的步槍手面前,失去速度的騎兵很快失去了生命。就這樣,德軍步兵們硬生生地將這波騎兵衝擊遏制住了,落馬的騎兵越來越多,終於在一聲尖銳的哨聲之後,殘存的數十名騎兵調頭撤退了。
這天上午的戰鬥是分散的、序幕性的,那麼到了下午,阿登山區的戰鬥就在硝煙中全面開打了。在維爾通和坦蒂尼,在羅西尼奧爾和訥夫夏託,在各個戰場上,炮聲隆隆,槍聲密佈,法**隊試圖用進攻擊垮對手,他們突破了一部分德軍先遣部隊的防線,但代價是慘重的。在羅西尼奧爾,法國第三殖民師的阿爾及利亞人端著刺刀一次次衝向對手,等到他們佔領德軍陣地時,全師只剩四百多人,不僅無力繼續進攻,原地防守都成問題。
及至黃昏,法軍銳氣已失的跡象愈發明顯,而威廉皇儲指揮的普魯士軍團部署齊整、戰力完好,各師時刻等待著反擊號角的吹響,而就在同一天,法**隊在薩爾布林和莫朗日兩地也向魯普雷希特指揮的巴伐利亞軍團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失敗。薩爾布林和莫朗日的勝利讓魯普雷希特抓住了反擊的最佳時機,巴伐利亞士兵一個個士氣高昂、如狼似虎,在凌厲的炮火支援下,他們如同永不疲倦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衝向法軍陣地,疲憊不堪的法**隊很快就被擊退,梅斯的陷落讓他們失去了側翼的掩護,試圖收復阿爾薩斯的法**隊開始了全線撤退,士氣倍受打擊……
既然法軍主力已經撲了上來,那麼最好別讓他們又撤回到原先的防線去——在德國第5軍團指揮部,將領及參謀幕僚們對眼下的形勢有著一致的判斷。夜幕降臨之時,除了列作機動預備部隊的1師又5個旅,威廉皇儲的5個主力兵團和2個騎兵師在阿登山區南部全面投入反擊。炮焰在黑暗中閃動,炮彈在呼嘯,在爆炸,彈片橫飛,無時或息,法軍陣地到處屍體枕藉。炮擊連續不斷,但只要一停,人們就聽到森林裡傷員的一片哀嚎,不斷有人在重壓之下精神失常。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直到臨戰前的最後時刻,法國第3集團軍的呂夫將軍才發現原來歸屬於他的約五萬之眾的三個後備師已不屬於他了——為了對付魯普雷希特可能的進攻,霞飛不聲不響地抽走了這三個師,把它們和從其他方面湊攏來的四個後備師一起專門組成一個洛林軍。這是最後時刻重新所作的部署之一,直接的後果是削弱了呂夫的兵力,使七個師在關鍵時刻沒有發揮作用。呂夫後來一直說,這五萬人,他已作了部署,維爾通一戰,要是這些兵力在手邊,他是可以打贏的。總司令部的一個參謀在作戰時來到他的司令部,呂夫大發雷霆,他說:“你們總司令部的人從來不看我們送去的報告。你們象敵人袋子裡的牡蠣一樣愚昧無知……告訴總司令,他指揮作戰,比起1870年來還要差——他根本什麼都看不見——什麼地方都不行。”
很顯然,這些話絕不是住在奧林匹斯山的眾神所歡迎的,霞飛和隨從們這些眾神總是喜歡把責任歸咎於指揮官和士兵的無能,呂夫就是被歸咎者之一。
在地勢複雜的阿登山區,德法軍隊一夜苦戰,高下已分。紮實的、按部就班的訓練戰勝了勇氣。法國在阿登山區的兩支部隊都在撤退,第三集團軍在向凡爾登退卻,第四集團軍在撤往斯特內和色當,而德國的第5、第6軍團齊頭並進,在兩位王室指揮官的率領下朝著馬斯河飛奔而去。……章節內容結束……》
第93章 血路
read336;……章節內容開始……》
百度搜尋本書名+看最快更新
從隆維到馬斯河畔,直線距離只有20公里。
經過一天一夜的戰鬥,威廉皇儲指揮的德國第5軍團成功擊退了當面的法國第3集團軍,全面反擊於第二天即8月22日吹響號角。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馬包圍隆維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