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大廳,三天內進了價值25萬美元的傢俱,併發誓永不借債。就這樣,當她57歲時,願望實現了。
她對僱員很嚴厲,對她的家庭成員也不例外。“你個沒用的廢物!”她會大喊大叫,“你這個笨蛋!懶鬼!”只有她紳士般的兒子路易才能使她改變。路易和他母親一樣精明,不過態度溫和多了。當推銷員來的時候,B夫人會狠狠地殺價,路易則反而加點價。B夫人會把幫手們解僱掉,路易再把他們僱回來。“媽媽很強硬,”路易說,“可我喜歡軟的,甜的。”伊薩多死後,路易繼續留在店裡。不論B夫人說什麼,路易總是甜甜地回答:“媽媽,你懂得最多。”
B夫人的方法十分簡單:成批購進,儘量減少開支,有錢就存起來。她的賣價常常只比成本高10%,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如果有對年輕夫婦來了,手上錢不多,眼淚汪汪的,B夫人雖然清楚地記得每件貨的價格,也會只要成本價,以後這對夫婦就會常來。
傢俱世界成了一切典禮的最後場合,婚禮、孩子出生或升職後,人們總到這兒來。在B夫人的店裡買過傢俱的奧馬哈人以後每逢搬遷,或他們的孩子搬遷時總會再來。年歲漸高並沒使B夫人放鬆一下。有一次龍捲風把屋頂吹掉了,她還是繼續營業。還有一次商店失火,她就給消防隊員送了幾臺免費電視。B夫人從不度假。“我從不撒謊,”她說,“從不欺人,也不輕易許諾。這給我帶來好運。”
蘇茜。巴菲特與布朗金一家關係不錯,沃倫從她那兒聽說了這家裝扮了半個奧馬哈的商店。巴菲特上任不久就想買它,可B夫人拒絕了,說他出價太低。
被拒絕只能增加巴菲特的興趣和決心。他密切關注著這家商店,看B夫人是怎樣擊敗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對手的。70年代早期,巴菲特和作家亞當。史密斯在城裡開車兜圈的時候,巴菲特指著這家商店滔滔不絕地給他介紹起來——業務量、使用面積、營業額等。
“您為何不買下它?”史密斯問。
“正在籌劃。”
“噢。”
“總有一天我要買下它。”巴菲特說。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路易和三個兒子正經營該店。B夫人則是董事長兼地毯部的全職老闆。巴菲特聽到她想出售的訊息後,先去拜訪路易——先打聽一個價格並看看他到底能不能聽懂B夫人那口音極重的英語。
在購買之前,巴菲特先查了傢俱世界的納稅記錄,上面寫著它每年的稅前利潤為1500萬美元。他沒做例行檢查,沒有查帳,也沒查存貨、應收貨款和財產目錄。一般的美國人在花6000萬美元時肯定要看許多報告。巴菲特的行為在現代社會可能有點奇怪,不過與J。P。摩根的觀點不謀而合——商業中要看的主要是人。巴菲特說,如果他信不過布朗金一家,為什麼還要與他們合作呢?
常常有人忍不住問巴菲特,事情就這麼簡單嗎?回答是他有化繁為簡的能力。在這筆生意之前,他在1982年的報告中寫了“求購宣告”,給出了他的購買標準。他允諾儘快對開價作出反應——“一般只用5分鐘。”巴菲特的意思是他不會拖拖拉拉的。當然這機會也是他有興趣的——布朗金的商場自然是這樣的機會。
傢俱世界是全國最大的,年營業額達1億美元。在奧馬哈的同行業中,它的營業額就佔了2/3,這個比例也是其他地方的最大商場無法相比的。因此,一些如迪拉德(年營業額4億美元)這樣的連鎖店也不願在奧馬哈賣傢俱,免得與B夫人競爭。巴菲特可能會說,她擁有奧馬哈傢俱市場的“收費橋樑”。
傢俱世界的生意如此紅火,它運沙發的卡車上都不敢畫上標記,免得激怒其他城市的商人。“如果有人做梅塔格洗衣機的廣告,她就把它撕下來,貼在自己的梅塔格洗衣機上,”巴菲特吃驚地說,“與她競爭可就小鬼見了閻王。”
購買傢俱世界那一天,巴菲特的彈子球玩友唐納德。丹利也在奧馬哈。
吃過牛排晚飯後,巴菲特帶著他逛了逛傢俱世界,詳細地講述了布朗金一家的不平凡事蹟。另一位參觀者,好萊塢製片人諾曼。利爾說:“沃倫對B夫人的崇拜就像個小孩。他提到B夫人時就像小孩提到自己的祖母一樣。”
由於巴菲特自己無意經營該商場,也不想監督過多,他想找一個“跟我差不多”的經理,好讓商場開業那天就步入正軌。 B夫人正是這樣一位自覺、自律的理想人選,理想得像個虛構人物。巴菲特提升後的年薪是10萬美金,他付給B夫人30萬。平常他提起她時就像提到個“英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