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但他是個慷慨的認捐者,而且與一家醫院和私立學校牽連甚深。但巴菲特拒絕參加進去。諾曼。利樂有一次請他在為一條叫商業企業托拉斯組織的頒獎儀式上做個簡短的介紹。巴菲特對此組織很信任,因為它表彰的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商人。他表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一定到場,但同時明確表示不願做演講,因為他每個月都收到50個類似的請求。利爾感到很沮喪,他不相信似地補充說:“其實他只要走上12級臺階,到臺上做個半分鐘的介紹就可以了。”
巴菲特認為,每個人都想從他身上撈一把,就像帶著相機的旅行者追尋有色土著一樣。凱。格雷厄姆認為他的自我保護是為了堅持自己的做法,不管是在公益事業上還是其他方面。抓著錢是保證控制權的一種辦法。當他還是個孩子,為凱。格雷厄姆當報童時,他就不讓母親碰他的錢。
成年後的巴菲特對他的474948股伯克希爾的股票也是如此。比爾。蓋茨時常賣點他的微軟股票,李。艾柯卡賣點克萊斯勒等等,但巴菲特對他的漂亮股票就連一個角都不願撕。可笑的是,伯克希爾如此上漲,卻沒為他的口袋裡增加一毛錢。
從社會的觀點出發,他爭辯道這是件好事情。他現在能給的毛票不只是自己的毛票了。它的一筆錢代表著街上的兩毛五和半美元。“我想,”他說,“現在存在的嚴重的社會本質問題,在我死了之後仍會存在。”他計劃把股
膽大。格萊欣法則 (劣質貸款驅逐好的貸款)可能只對充分競爭的而不是存款被保險的機構發生效應,如果 ‘膽大妄為取代了保守穩健’,最終定會出現由大膽信貸擴張導致的災難引起的大範圍破產。“
票留給蘇茜。不管誰先死,活著的那位都要把它遺贈給基金會。那樣社會就可以從他積累的財富中得到更大的利益。這個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仍帶有成見。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巴菲特本來每年只要拿出1%的收入,就可為“嚴重問題”提供數千萬美元而不影響他的財富積累。
讀者也許會想,他對財富的控制慾會不會至少是部分,因為他不僅想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想控制死亡。只有人才希望或相信在某一偉大的旅程中是不會死的。以巴菲特的“人心之不可測”的觀點看,他對伯克希爾的控制,或許可以保護他一生不受恐懼的侵襲。也許與林肯一樣,在這一場戰鬥結束之前,上帝是不會召喚他的。只要他仍在不斷積累,事情就還沒結束。
20恐錢症
隨著黑色星期一的影響漸漸消逝,華爾街又沐浴在晚秋晴暖宜人的陽光裡。股票漲到了新高度,交易商創造了新的LBO的波瀾,與之相比,以前的浪潮只能算是毛毛雨。80年代的算術是很簡單的。承蒙交國稅的政策的關照,任何公司只要把股票換成債券,它的價值馬上就上升了。而人們認為所有公司都有能力作這種轉化。
當貪婪明顯地佔了恐懼的上風時,投資銀行也就成了“商業銀行”。它們不僅經營 LBO,而且不管資金風險,自己購買公司。所羅門兄弟公司保守的約翰。戈弗洛德也加入了這一冒險行列。這更表明了這一趨勢,也使得巴菲特和芒格有機會仔細觀察此交易時期的後半階段。
這兩人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當有人要與他們做生意時,好董事巴菲特向所羅門的銀行家問一些老練圓滑的問題,芒格則設法把生意切成小塊來做。有一次,董事會拒絕透過購買幾個連鎖加油站的提議,一位高階經理說巴菲特和芒格的“意見太不一致了”。
所羅門的商業銀行業務的頭麥克。茲馬曼說:“沃倫的態度是,如果某筆交易不值得用股票方式來做,那麼它也不值得用債券做。”巴菲特認為銀行家應專心尋找好的業務,而不是致力於重新安排平衡表。但他從不反對任何交易。
1988年10月的一個週日傍晚,巴菲特在奧馬哈家中接到了戈弗洛德的電話。他正與所羅門的幾個銀行家呆在第5大街的公寓裡。上星期三,生產雲絲頓和沙龍香菸、裡茨餅乾和奧諾甜餅的雷諾菸草公司久經風霜的老闆F。羅絲。約翰遜,提議要他單獨購買他的公司。約翰遜的業務銀行是附屬於美國捷運公司的希爾森。萊曼。哈頓公司。這筆大交易的訊息剛一透露,華爾街上的所有其他銀行都打算從中撈部分生意。所羅門兄弟公司也正在緊張研究有競爭力的投標,但戈弗洛德他們想知道的是,作為所羅門董事和大股東的巴菲特會支援嗎?再就是伯克希爾願意自己出1億美元以普通夥伴的身分參加這筆交易嗎?
但銀行家們不知道,其實巴菲特在幾天前在羅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