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4 頁)
本身就不妥當,當然不能向中央報告。這些東西顯然是河吏們貪汙了修河費後購買的,準備送回家。
倉庫的前面有一個哨所,晝夜有六名官兵輪流在那裡站崗放哨。
那些裝土的舊麻袋、沾著泥巴的鍬鎬和木夯,當然誰也不會去搶劫。他們這樣嚴密警戒,無疑是為了保護河吏的絹綢。
那是一個沒有月色的黑夜。
兩個漢子拉著車,來到倉庫的前面。
“幹什麼的?”官兵舉起燈籠,進行盤問。
“這是鄭老爺給治河大人送來的東西。”一個漢子彎著腰回答說。
舞弊(7)
“送來了什麼?”官兵狠聲狠氣地問道。
“說是酒。”
“嗯,可是,怎麼弄得這麼晚呀?”
“半路上車輪出了問題,因此弄晚了。我們先送到治河大人那兒,大人吩咐送到倉庫這裡來。嘻嘻!”
“是麼。宿舍裡有的是酒,喝不完。不過,沒有跟我們這邊聯絡呀。”一個官兵一邊這麼說,一邊拿出鑰匙,喀嚓一下開啟了倉庫門上的鎖。儘管沒有人來聯絡,可是要把白送來的東西推回去,說不定以後還會遭到上級的叱責哩。
官兵們都只注意著倉庫的門。當門開啟時,只聽官兵“啊喲”、“啊喲”地接連發出叫聲。六條漢子——恰好和官兵的人數相等——從暗處躡手躡腳地走到官兵的背後,以開門為訊號,飛快地一個人勒住一個官兵的脖子。接著又出來十來條漢子,給官兵們的嘴裡堵上東西,緊緊地捆綁起來。官兵們手中的燈籠被打落在地,燃燒起來。車子上的酒缸都是空的。他們把空酒缸卸到地上,裝上絹綢。
看來早就作了周密的計劃,一會兒工夫把一切都辦停當了,大家跟著車子一起走了。只留下一個人。——他是王舉志。他拿出準備好的筆,在倉庫的牆壁上寫著四個大字: 還我民財。意思說這些東西本來是我們老百姓的財富,所以我們要把它收回來。
他微笑著正要走開的時候,只聽有人小聲地喊道: “大人!……大人!……”
“怎麼?”王舉志蹲下身子,瞅著躺在地上的官兵們的臉。燈籠還沒有燃盡。“哈哈!動作再快,疏忽大意還是不行呀!看來還是訓練不夠。”他笑著這麼說。
一個官兵口中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