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第1/4 頁)
她有些恍惚起來。
再見到他時,怎麼沒有問他為什麼偏偏安排她帶著孩子走……她是永平侯夫人……如果徐府被抄,內院她是頭一份……不像二夫人,二爺已經逝世二十幾年,孀居,久不在外走動,住在偏僻的院落……如果走,二夫人更容易……而且二夫人曾經經歷過徐家的興衰,忠誠度、意志力、應變手段,相比她而言,更讓人放心……徐令宜,是個行事穩妥的人,更何況是面臨著家族存亡的時刻……
好象就是從那以後,她才真正意識到一直以來,徐令宜獨自揹負的重負,也是從那以後,他不快的時候,她的心就會揪起來,然後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讓他釋懷,讓他高興……
“怎麼了?”徐令宜看見對面的人數著米顆吃著粥,笑道,“早膳不合口味?”
他吃得簡單,她吃得複雜……常常是一大炕桌菜,她的佔了三分之二。沒想到她會來,看得出來,廚房重新安排了早膳,時間上還是太緊,多是麵湯,饅頭,只炒了幾個青菜,做了碗小米粥。
“沒有!”十一娘笑道,“挺好的!”
徐令宜點了點頭。
有小廝跑進來:“侯爺,五軍都督府的馬大人求見!”
五大人掌握五軍都督府的中軍。
徐令宜沒有露出驚訝的表現,而是沉思了好一會兒才吩咐小廝:“請他到花廳坐!”
十一娘忙起身給徐令宜更衣。
“你等我一會,我們一起去給太夫人問安。”徐令宜說著,轉身出了門。
說是一會,等了快一個時辰,徐令宜才轉回來。
“走吧!”他淡淡地道,“免得讓娘等!”
現在的太夫人,每天早、晚都要見到了徐令宜才安心。
十一娘跟著他出了門。
走到半路,她遲疑道:“馬大人找您,可有什麼急事?”
徐令宜沒有做聲,直到進了太夫人的院子,才低聲道:“皇上招了五軍都督府的人進宮,他來問我,如果皇上要他推薦領兵的大將軍,推薦誰好?”
十一娘訝然。
徐令宜已經離開軍營十幾年了,一個五軍都督府掌管中軍的都督還要來問徐令宜推薦誰去做大將軍……要知道,戰事失利,推薦者也是有責任的,甚至會被連坐……或者,生活在一起,沒有了距離,有些事情就被忽視了?
她很想問他,平亂西北的時候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為什麼事隔多年,還有人對他這樣的恭敬和信任!
可想到他剛才輕描淡寫的語氣,十一娘又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了下去。
太夫人拉著徐令宜的手關心地問他昨天在哪裡吃的飯,喝了酒沒有,周士錚叫他去做什麼……徐令宜笑著應著,給太夫人讀了一段《心經》,太夫人這才笑吟吟地放了他走。
二夫人代太夫人送他們到門口。
“四叔!”她若有所指地道,“要是你答應,我想和娘去西山別院住一些日子。這樣一來,四叔有客人的時候,也不用領來給娘問安了,娘也不必打起精神來應付這些人了。你看可好?”
七百二十八
圈地的事還沒有解決,宣同府又戰事告急,誰也不敢保證有沒有人打主意打到太夫人身上去。太夫人跟著二夫人去西山別院住些日子,正好避開這兩件事。
“多謝二嫂!”徐令宜給二夫人行禮,“那就麻煩二嫂服侍娘到西山別院住些日子!”
二夫人點了點頭,轉移進了屋子。
“讓徐嗣誡和英娘帶著庭哥兒、莊哥兒也一起去住些日子吧!”十一娘和徐令宜並肩漫步在鋪著青石板的甬道上,“這樣也熱鬧些!”
“你安排吧!”徐令宜道,“我這些日子可能會很忙”又沉吟道,“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十一娘應喏,回到家裡就喊了徐嗣諄、徐嗣誡夫妻來:“誡哥兒和英娘帶著孩子陪祖母、二伯母去西山別院小院;諄哥兒去二伯母那裡拿啟程的黃道吉日,安排去西山小住的瑣事,瑟瑟留在家裡幫我招待客人,英娘幫著孩子們收拾箱籠。”說完,又分別囑咐兩人,“諄哥兒多派些護衛去西山別院,別讓人吵著祖母;誡哥兒在那裡好生陪著祖母,別讓祖母覺著無聊要回來!”
陳閣老建議收回公卿貴勳賜田的地早已傳遍了燕京,他們也正為這件事擔心著──沒有了賜田,有差事的、有爵位的才有年祿,沒有差事的、沒有爵位,就沒有年祿了,這樣一來,徐家就只有徐令宜、徐令寬、徐嗣諄、徐嗣謹有年祿,收入會最少要減十分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