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其次,如果歷史能夠告訴我們什麼資訊的話,那就是美國貨幣政策(包括匯率政策)的變化可直接“窒息”當時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國家的經濟發展。1970~1980年的兩次石油危機,是由於當時美國的需求主要轉移到了日本。日本經濟由於美元先升後貶,日元升值,競爭力喪失殆盡,國內的金融市場、房地產價格等在大幅上揚後開始持續下降,這嚴重損害了日本的經濟增長力。
打一個比方,美聯儲開啟利率的水龍頭開始放水,美國財政部透過發債,不斷將美元注入世界金融體系,導致石油期貨價格越漲越高。這種圖景下,石油就像是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而“堰塞湖”的下方就是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樣,石油價格高漲形成的“堰塞湖”衝擊下來,最終受損最大的就是當時的日本。日本在當時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在全球製造業中佔據核心的位置。美國的石油需求主要轉移到了日本,促使日本的石油需求高漲。這種轉移的石油需求全面推高了日本的通貨膨脹。之後美國又不負責任地實行放鬆的貨幣政策,最終高漲的石油價格全面摧毀了日本的貨幣匯率體系,這相當於犧牲了日本的利益,最終解決了美國的問題。而美國付出的只是多印了些鈔票。
美國放任貨幣政策和鉅額的金融救援計劃,轉移的石油需求成為石油價格高漲的背後推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減產的行為 “火上澆油”。透過石油價格高漲,帶動糧食價格高漲,這一切最終摧毀了日本的經濟。
第二章 日本:被金融殖民的噩夢(4)
日本:中國之鑑
如果從1950年算起到1990年,日本辛辛苦苦地積累了40年,並且還十分忠誠地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最終換來的卻是既失去了40年辛苦生產的產品,也失去了辛苦40年所積攢的活命錢,也就是說,換來的是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金融災難。日本被金融殖民卻不自知,這是日本的永久之痛,也是中國的一面明鏡。我們需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美元匯率:現在美聯儲開始了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就是開動印鈔機印錢,美元因此開始了另一波下跌的浪潮。當然,這是國際金融殖民者最厲害的武器了—借了鉅額債務後貨幣開始貶值,這是賴掉過去債務的慣用伎倆,但卻屢試不爽。當年透過美元的大幅貶值和日元的大幅升值,美國就逃掉了對日本債務的1/3。多麼輕鬆的事情!幾千億美元的債務轉瞬間就消失了,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當然,最大的暴利還將來自國際金融資本逼迫人民幣升值。當年日元強行大幅升值導致日本經濟崩潰。同樣的事情如發生在中國身上,效果也將是一樣的,而且波動可能更劇烈,因為中國經濟現在是標準的出口拉動型。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是可以更加靈活的,其升值的幅度應該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速度和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如果不相適應,那麼日本當年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再現。但中國只有在產業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後才可以較為安全地升值,其他任何藉口都很可能是人為的圈套,也是不符合自由市場規律的。
我們知道日本的教訓。任何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的不平衡都不是由於單一方面的原因產生的,而且世界經濟的重新調整也不應該由一個國家單獨承擔,應該由產生問題的各個國家一起承擔。以現在全球不平衡的形式來看,美國繼續放任美元無序下跌的做法是最不負責任的,這是全球匯率體系不平衡和動盪的根本。
石油價格:20世紀70年代,為了遏制日本的發展並製造債務泡沫,金融殖民者瘋狂拉高油價,石油價格以翻倍的速度增長,當時的日本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此之後,為了弄垮蘇聯,並低價收購大量的石油,國際油價又被壓在每桶12美元的超低價位。現在,為了消化美國次貸危機的救援成本和美元債務氾濫的惡果,並且製造更大的美國國債債務泡沫,用通貨膨脹制約他國,石油價格又飆升到了每桶80美元以上,並向著每桶200美元衝刺。
石油價格如果繼續以美元計價的話,最終可能要達到每桶200美元的高位。難道還沒到廢除石油以美元計價,開始以人民幣買賣的時候嗎?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多嗎?其實不多。如果在不設防的條件下金融自由化,開放資本賬戶,開始西方金融精英所高唱的“自由兌換”,那麼在國際金融資本的聯合衝擊下,短時間內(可能不到一年)這些外匯儲備就會被衝得七零八落。中國的外匯儲備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