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他飽嘗煎熬,痛苦不安,再也不能自在快活地過日子,時時刻刻都在問自己“怎麼啦”,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的意外與危險。他伸展觸角時高度戒備,猶如蝸牛探觸世界,一旦有人靠近一點兒,立刻縮回殼中。
一位在職場上屢嘗敗績,又剛剛被刷下來的年輕人,陷入失敗的妄想情緒中。他很希望步步高昇,但不太有自信,家人認為他不過是“自以為了不起”、做著“春秋大夢”,他其實應該子承父蔭,留在農村工作,所以並不支援他,青蛙變王子有多難呀!他因此野心勃勃,力求表現,想讓家人刮目相看;如此一來,遭遇失敗時他感到特別苦澀,家人一定早就料到他沒出息。看診時,我們一起試圖貫穿這些前後相關的經歷,告訴他這屬於現實生活的考驗,希望解開他的妄想。但是,當他經歷前述的挫敗時,又陷入妄想之中:他垂頭喪氣地來看診,滿懷怨恨,以半挑釁的口吻說:“如果我告訴您,今天我在火車站看見一個穿著一件破爛西裝的男人,那顏色、布料和我唯一一件上好的西裝一模一樣,您會怎麼想?這還不夠明顯嗎?他就是要我有自知之明,我是個失敗、往下墜的人。您大概又要說這只是個意外而已,對嗎?”我們很可以理解他的自卑感與挫折感,以及造成他失常的背景因素。我們同時也看得出來,先入為主與妄想之間只是一念之差,我們不妨這麼說,偏見會變質為妄想:受到情緒的影響,我們固守著既有的成見,而沒有實地瞭解情況,然後再修正我們的偏見,就和這位胡思亂想的人一樣。
當我們的心情沉重,沒有處理好心頭的恐懼或罪惡感的時候,也會產生諸如此類的紛亂心緒。寂寞、惴惴不安、離群索居以及確實存在的危險,會擴大我們錯亂的情緒。夜深人靜,置身在廢棄的房子裡,或許處於陌生的國度,一個奇怪的聲音就會讓人產生錯覺,心亂如麻、害怕或有罪惡感的人,比輕鬆自得、處於安全的環境又有人陪伴的人,更容易疑神疑鬼。我們再一次看到分裂人格者的問題:與世隔絕與缺乏同伴保護。這個例子也顯示出,正常與病態的區別有多麼細微,一般人也會有脫稿演出的時候——只不過分裂人格者長期處於異於平常的情境,再演變為“病態”的行為——但這樣的發展有其必然性,因為他必須藉此保護自己。
再舉一個例子,說明分裂人格者如何壓抑與人來往、發展親密關係的渴求,導致失常錯亂:
一個非常孤寂、幾乎沒有任何朋友的近三十歲的男子,有一次在音樂會上,被坐在他旁邊的年輕男人所深深吸引。他不動聲色地偷偷看對方,強烈地希望近一步與之交往,和對方打招呼。他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只是心中有一股強大的衝動。恐懼慢慢浸潤,剛開始是一種不確定的惶惶不安,然後擴大到慌亂的程度。他幻想著身上有彩色的圓圈纏繞,那人想圈住他,捉住他,他非得掙脫出去不可;他冷汗直流,倉皇逃離音樂廳。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敏感而脆弱(2)
他希望認識別人、建立親密關係,背後或許隱藏著同性戀的傾向,只是還不敢對那位年輕男人表白,這些願望全都被壓抑了下來,演變為一場攻擊事件。整個場面失控,心中的恐慌向外變質為威脅,唯有逃離現場才能解脫。
當一個人裡裡外外的世界都脆弱不堪,不難理解為什麼他要創造出一套生存的技巧,不依賴任何人,不為所動也不感動別人,總是公事公辦,保持距離,儘可能維持優勢,絕不與人平起平坐,讓人捉摸不定。驕傲自大、難以親近、冷冰冰、沒有感情,或者,當他所有的保護措施不敷使用時,也有可能瞬間變得尖刻暴怒,像前文所形容的一樣。如果瞭解是什麼讓他變成這個樣子,也曉得是什麼心理因素讓他有這樣怪異的舉止,才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天才與精神異常:分裂人格的多種面貌(1)
分裂人格者接受治療時,所描述的人類存在可能遭遇到的危險,有時會讓人心生憐憫,我們從中得知,什麼對他的生存最為重要,對我們有利的家庭和社會,對他而言卻充滿危險,我們很難調整他的心態。有的時候,天才就是這樣養成的,他不斷地丟擲問題,天才與精神異常者往往只有微乎其微的差別。可以確信的是:當一位分裂人格者能夠忍受所有的痛苦與恐懼,並且克服一切時,他一定可以達到人格的最高境界。
這裡還要強調,分裂人格有很多種面貌,我們試著把還算正常、症狀輕微、嚴重失常以及極端錯亂的特質列出來:輕微的社交困難——非常敏感——獨來獨往——特立獨行——孤僻——怪異——反社會——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