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這是中國古代歷史記載留存的最大實物,顯示了中國古代冶金工藝上的強大實力,這樣一個巨大的金屬實物,即使是在現代,都是一件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事情。何況是在古代。堪稱為世界上留存的最大的古代工業金屬實物奇蹟!只是在歷史上,董卓入主長安之後,被下令熔鑄化為銅錢使用。消失了十座,而之後歷經三國魏晉時期,到了五胡之亂之後。終於消失不見,成為華夏子孫心目中永遠的遺憾。
如今,終於落入李哲手中。
……
十二月初四,北風肆虐,雍涼之地普降大雪,一時間,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關內關外竟成一片銀裝素裹之天地。
只是可惜,雖然是這般的奇景。但帶給仍然在關中平原上四處遊蕩的大部分西涼兵們來說,卻不是什麼利好,而是恐怖的白sè惡魔。
飢寒交迫之下,大片大片的西涼兵們凍餓而死,在關中平原的一片茫茫的白sè背景下。到處都是雪下覆蓋的凍僵的屍體。李哲軍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來自西北的冷空氣卻是有足夠的耐心來一一整治他們,事後據估算,這一時期在關中平原上消失的西涼人有接近四五萬之多,而之前他們禍害而死的關中平民百姓,則更是這個數字的數倍。
在各地李哲軍掌控的城市周圍。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降軍,在嚴寒和飢餓的逼迫下,敗兵們不得不成群結隊的到李哲軍這裡來尋求生存的機會。馬鐵和韓遂麾下的楊秋等人,先後帶著軍兵就這樣投降,從投降的兵丁們口中知道,韓遂、成公英等少數人已經從西面破圍而出逃回西涼。
不過到了此時,韓遂對李哲來說也已經形不成什麼樣的障礙,他如今迫在眉睫要解決的事情是對關中局勢的下一步整理。
鍾繇等人的投降,對李哲的意義是重大的,意味著關中社會的潛勢力和輿論對李哲已經不再是障礙,而之後馬騰父子和韓遂餘部的投降,則是代表著大部分的西涼土著豪族對李哲的臣服,當然,像這樣的當地土豪們在泰山壓頂般壓力之下的投誠,其可靠xìng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不過,李哲也不是從前,他如今的手中,已經擁有了能夠代替馬騰等人掌控西涼之地的人選。
楊阜因勸降之功被李哲封為涼州刺史,姜敘趙昂等人分為涼州民兵都尉,這幾人都是涼州本地士族,對地面上的輿論影響甚至超過了馬騰等人,再輔以武力壓制,已經足以建立涼州的統治結構,只是如今尚是處於表面上;張既被封為雍州刺史,杜畿韋涎韋康分別為雍州民兵都尉,也是充分考慮到了當地的情況。
關中之地,將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區,是一個不斷開疆擴土的洪流的起始點,其地區的穩定極其重要。漢中巴蜀的統一,河套西涼的降服,北部草原的進攻,甚至更遠一點,今後第二次絲綢之路的開闢行動,都將以此為根基。
撫遠軍被再次大規模擴軍,鎮守雍涼。
撫遠軍的輕騎兵和胸甲騎兵編制大大增加,將成為撫遠軍的主力兵種,其總兵力更是將達到創紀錄的五萬人,以至於不得不在營一級上增加了團一級的建制,兩營為一團,編制為一萬人,設參將一人。
整編之後,魏延仍舊為撫遠軍指揮使,張繡因功升職為為撫遠軍參軍兼騎兵團參將,夏侯淵于禁曹洪徐晃等人都因功升賞,升為了參將,新成立的幾個騎兵營,馬超龐德楊秋姜冏等人被任命為司馬,受夏侯淵等老人的轄制,以李哲軍的軍中制度,這些人一旦入了軍中之後,就很難再次反叛。
整個雍涼地區,將成立一個超大型的長安軍區,由魏延任都督,由鍾繇張繡任副都督。向漢中進軍,向西涼、河套地區的滲透,開chūn之後,就將大規模進行。
一百七十五章 回望中原
嬗變的三國卷 一百七十五章 回望中原
長安城,未央宮。{。
“王上!今rì傳來訊息,中原聞聽我西北大勝收復故土的訊息,都是雀躍不已,已經有人向天子上書,要求天子禪讓了!”貂蟬從通訊司得了奏報,先給李哲唸了一段。事到如今,貂蟬的心思自然是有了些變化,對李哲稱王稱霸的事情接受起來已經是毫無滯礙。
“嘿!一群馬屁jīng!竟敢在這個時候提禪讓,這個火候,還早得很呢!”李哲聽了,卻是滿不在乎。
貂蟬聞言,忍俊不住笑了起來,偷偷的觀察李哲的眼神,彷彿是想看進去李哲的心理似的。
“王上!你這用辭也太過了,好歹是朝廷重臣,怎麼能用那個什麼馬什麼的來形容,這話兒傳出去,要別人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