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捷,唯有策論一項較弱。
他想,再過數年,他必定可入殿朝君。
只需一個契機。
讓他成為西北領軍的契機。
不過,現在還早。嶽霖與子衿還在一路交遊,賞山玩水。
子衿,還有一段逍遙時光。
兩人由水路轉了陸路,嶽霖不知向哪個舊友要了車馬,走大路進京。經過淶水關時,子衿央著嶽霖在此多留了一宿,說是要看看李淼大人待過的地方。
到店裡要了兩間上房,嶽霖安置好行李,叫兩個小僮看著,攜子衿出來。
一路上商市繁榮,攤販熱情好客,子衿一連買了許多江南沒有的東西。
嶽霖時不時與平民閒聊,子衿卻是有些奇怪:一連幾人都是一年前搬到此處的,竟沒個長住在淶水的。百姓向來安土重遷,縱使商貿頻繁,也不該是這般景況。
再問起淶水的趣事傳說,更沒幾人說得清。一問,倒是人人都對李淼的事兒又敬又嘆。
更稀奇的是一路上來碰見好幾個漢子行步矯健,穩重硬朗,不似平常百姓或江湖草莽,倒與吳鉤又幾分相像。
難道淶水服過兵役的特別多?
回到客棧時,子衿一一問了嶽霖,嶽霖卻道:“自己琢磨。”便轉身回房了。
子衿鬱結地思考半晌,還是和衣睡下。
客棧的窗戶紙似乎特別薄,月光全透了進來,照在床上。子衿乾脆推開木窗,看著被縱橫枝杈割裂斑駁的月影。遠處傳來簫管絲竹之聲,悽似江岸猿啼。
子衿似忽有所感道:“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
隔了半晌,又笑著躺下,自顧自說道:“我怎麼也跟先生似的,引詩都引錯了。這情這景,怎的相合?”
夜裡睡得安穩,卻是隱約聽見敲門聲、說話聲,他問一句:“誰?”
聲音便停了。
第二天一早他照例寅時一刻起身,梳洗畢,將雲紋系在腰間,走進院子,抽劍。
一招一式,皆是利落凌厲,簡單幹淨。
嶽霖昨晚雖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卻是睏乏不堪。他身體本已傷透了,勉強養起來,卻是淺眠且極易驚醒的體質。何況此時身在淶水,勾起許多往事來,更是多夢多嘆,不得安枕。此刻聽得聲響懶懶起來,從這邊窗子中向外望,見子衿的劍式已有模有樣,正暗自高興。卻見子衿收劍,整衣,又開始慢慢舞
21、淶水 。。。
起吳鉤的劍招來。他無奈一笑——什麼時候才能懂吳鉤交給他的東西喲!
吃罷早飯,嶽霖要了一壺茶,慢慢晾著。子衿問道:“先生,昨晚您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響?”
“怎麼了?”
“昨晚有人敲我的房門,我問了一聲,又沒應了。”
“說什麼了麼?”
“說什麼……淶水,救人,有冤情之類的,沒聽清。”
嶽霖端起茶杯飲了一口,看一眼匆匆離開的小二,道:“沒事兒。估計是你做夢呢。你說要在淶水多待一天,現在可定要出發了。”
不待子衿再說,他放下茶杯,結了帳,拉起子衿走了。兩個小僮早已等在客棧外馬車旁,車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