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蕕臀⒌娜恕K�銜�緇嵊Χ員凹�娜艘慘��杵降鵲牡匚唬�庵幟ㄉ方準督縵薜某橄蟮娜死嘀���誚準渡緇嶗錚�荒蓯腔孟搿�
代表墨子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的說學,雖然主流是進步的,反映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要求,但存在軟弱改良的一面。如他把政治革新的希望寄託在“聖君”身上;提出“明鬼”學說,相信鬼神,鼓吹鬼神的作用,反映出他的思想侷限性。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兩種,是研究道家思想的珍貴資料。在《老子》一書中,提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柔弱勝剛強”這些樸素的辯證法觀點,是非常可貴的。由於老子站在沒落奴隸主的立場上,反對新興地主階級的“有為”措施,主張“無為而治”,倡導“小國寡民”的理想境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種反動的、倒退的主張,反映了奴隸主階級對前途喪失信心的思想傾向。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周。莊周是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都不再做官。《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莊周對老子唯心主義的“道”解釋得更加神秘。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叫做“道”。“道”是無限的東西,它生出天地萬物,連鬼神也是“道”生出來的。只有“真人”才能得“道”。他認為事物變化無常,沒有什麼是非標準。莊周把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演化成相對論,這是道家思想的大倒退。他認為如果要社會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毀滅,人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只不過是一場大夢,不如死了痛快,死了才是最大的覺悟。這種厭世思想表明奴隸主失掉政權後的絕望。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的集大成者。
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秦始皇讀了《孤憤》、《五蠹》這些文章,曾感嘆地說:如果我能和這樣的人交流,讓他為我所用,我就死而無憾了。不久,韓非來到秦國。李斯妒其賢能,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了韓非。然而,韓非的學說卻成為秦代的官學,對秦始皇統一中國、鞏固政權起了積極作用。
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他認為“法”是根本,就是說,新興地主階級的政策、法令是社會的準則,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使之深入人心。“術”是###的策略手段,包括按照人的才能來派定官職,對群臣暗中考察。“勢”是指君王的地位和權力。韓非認為只有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激烈和複雜。雖然流派很多,但階級陣線非常鮮明,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第一節 周公
——上古時期的人文思想家
人物介紹:
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因以周太王所居地為其采邑;故稱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
思想地位:
中國古代第一個哲學家,儒家思想的啟蒙者,上古時期的人文思想家。
周公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忠良賢臣,留下了“握髮吐哺”的典故,成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哲學家,有人尊奉他為奴隸社會的大聖人。周公對後世儒學的形成和影響。儒家學說後來成為中國古代學說的主幹,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周公被尊為儒家道統的始祖。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倡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
周公對後世其他百家思想的影響也很大。
生平:
周公生於岐邑;死於豐都(今西安市西),周文王時,他就十分的仁愛孝順,多才多藝,因而不同於其他兄弟。
文王駕崩後,他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但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