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顯示,現在的父母已經認識到理財教育的熱潮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影響孩子未來的一門必修課。
這股理財教育風潮中也出現了否定的聲音,韓國有位兒童教育專家專門對兒童的理財教育提出異議。他在報刊上發表意見說,對小學生進行理財教育還為時過早,這些活動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只佔很小的比例,操作不當的話,這些過早的理財教育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我認為他這樣的主張是因為對理財教育的本質有所誤解,或者是理解不夠。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理財教育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許多理財節目或是書籍紛紛打出“造就富翁”、“培養未來CEO”等響亮口號。這些口號對那些沒能成為“富爸爸”、“富媽媽”的父母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幻想著對孩子實現自己終其一生都沒能實現的富翁夢想。但是這種現象卻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並且完全不符合我們推行理財教育的初衷。我們並不是要培養出多少所謂的CEO,而是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理財、正確規劃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在這股理財教育的熱潮中,也有一些父母抱著“要把孩子培養成最棒的!”這樣的補償心理參與其中。人們開始覺得,理財教育似乎變成了“教你如何賺錢的輔導課”。當然,父母看著孩子用自己都聽不懂的經濟、理財專業用語,有模有樣地做著企業發展規劃和股票投資遊戲,心裡頓時踏實不少,說不定還會暗自高興不已呢。
我們要冷靜地看看周圍的現狀。這些年來,媒體陸續傳出許多因為信用卡債務問題而發生的悲劇,實在讓人觸目驚心。錯誤的理財教育使我們的孩子陷入信用危機的可能性,遠大於孩子成為富翁或者CEO的可能性。前韓國國民銀行總裁金正泰在《二十歲,該與金錢成為好朋友的年齡》一書中講到:“理財教育不是單純對‘金錢’的教育,理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選擇’,並且培養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如今的理財教育與它原來的初衷偏差較大,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收費高昂的理財培訓活動,以下是某兒童理財培訓中心發生的真實故事。活動安排了一項內容:給孩子設定一些狀況題,根據這些狀況,孩子必須自己寫臺詞、進行表演,並透過表演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一個狀況題是這樣的:爸爸沒有工作,整天遊手好閒,但幸運的是富裕的爺爺時時給予金錢援助,讓一家人過得衣食無憂。有一天,上小學的女兒嚷著要求爸爸幫她買新電腦,於是爸爸立刻打電話向爺爺要錢。這次,忍無可忍的爺爺對爸爸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你在明天之前未能找到養家餬口的辦法,我就不會再給你們生活費了。”
孩子會做什麼選擇呢?其中,有幾個孩子的臺詞讓人感到非常震驚。因為他們設計的方案是為了繼承遺產和詐取保險金,決定花錢僱職業殺手去殺害爺爺。有很多孩子認為這樣的編排很有趣,活動結束時還評選他為本次活動的《最佳表演獎》。
書摘5 教孩子從小正確認識金錢的價值(2)
金錢應該只是生活的手段,但是這些孩子卻認為金錢是生活的目的,錢越多越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難道這就是韓國理財教育的現狀?
金錢應該伴隨著責任。理財教育也要跳出單純教導孩子理財知識的思維模式,而是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我們的孩子逐漸成熟,開始認真思考他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對自己的周圍環境和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自己要對此負起責任的時候,孩子將會明白理財教育的真諦。有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金錢是最好的僕人,也是最壞的主人。”
用錢可以做的五件事
對理財教育越來越重視的今天,很多父母準備開始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教,怎麼去教,其具體操作都沒有明確的概念。
教導孩子“金錢”知識,絕對不是經濟學裡那些令人頭痛的“概念”、“術語”或“研究報告”,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到的實體。金融教育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透過實際生活體驗得到的“體驗教育”和“生活教育”,所以我們需要轉變觀念。只要轉變觀念,就馬上清楚了該教孩子什麼內容。
在這裡要特別介紹“用錢可以做的五件事:賺錢——攢錢、分享財富、消費、借錢。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碰到的所有關於錢的問題,總結起來不外乎以上五種。賺錢、攢錢、分享財富、消費、借錢,這五項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不賺錢就不可能投資或存錢,人人只顧自己花錢不分享財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