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了這部影片拍攝的困難重重。
導演高洛斯是好萊塢著名導演,早年曾兩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他是個攝影師出身的導演,他攝影的第一部影片《卡德萊克》不同凡響,曾獲奧斯卡最佳短片獎的提名。他把拍攝《龍爭虎鬥》的這段日子稱為“艱難”的日子。他說:“這是個奇怪的地方,香港人對什麼都說‘行’,但並不是真正的‘行’,他們只是答應你,很快地就會忘記這件事,當你問他們是否辦妥時,他們會茫然地看著你,你不得不再去講一遍,這在好萊塢可絕對不允許。當然這是中國,我們不能強求他們按照我們的方式去做,他們有自己的交際文化!”
“在電影剪輯方面,我們時常發生衝突,好萊塢的導演喜歡從多個角度選取鏡頭,而香港電影圈除了把鏡頭連線在一起外,似乎不願再去嘗試新的拍攝方式。”
“我們還得妥協現場直接錄音的習慣,因為香港人不習慣現場錄音,他們總時在拍片時說個不停,想讓他們靜下來,是很困難的事!”
“電影最後那場200名臨時演員的戲,我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指導那麼多沒有表演經驗的人去演,你要知道在好萊塢,任何一個臨時演員都有著很深的表演功底!”
在這段“艱難”的拍攝過程中,最讓高洛斯吃驚的是香港人的迷信,“明明是答應租給我們一艘船,可是到了用船那天,船主卻說不是黃道吉日,天時不利,於是船也就沒有了。”
除了要面對這種因為東西文化差異帶來的麻煩,高洛斯還不得不面對李小龍的暴躁的脾氣。李小龍在劇本方面有很大的意見,當他看完編劇米歇爾·艾倫寫的分鏡頭劇本後,大發脾氣。李小龍認為艾倫根本不懂中國功夫,他寫的分鏡頭劇本根本就不能用。李小龍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對這部影片的要求大大超過他自己的前三部電影,他對自己的每一個動作冥思苦想、嘔心瀝血。同時,他還要求劇組其他人員也必須精益求精,對演員、對燈光師、美工、化妝人員都嚴格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因為這些原因,影片的拍攝一度曾處於停頓狀態。蓮達在片中飾演一個不太重要的角色,但是事實上她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影片因為李小龍的“苛求”一度停拍,編劇艾倫拒絕和李小龍繼續合作,蓮達於是請來好萊塢的金牌編劇西利芬特替代艾倫的工作,而且努力從中調和李小龍和劇組工作人員的關係,使得《龍爭虎鬥》終於順利拍完。
儘管拍攝過程艱難波折,但是影片公映以後還是取得了成功。影片在香港是該年度的票房亞軍,而當年的票房冠軍影片是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製片人溫特杜爾這樣來闡述這部電影:“這並不是一個以牙還牙的故事。實際上,李是一個非常有血肉的人,並非一個暴力提倡者。他有著人道主義精神和迷人的人格魅力,李小龍把角色演得太好了,他將角色冷漠嚴峻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是個內涵很深、戲路很寬的動作演員。”在這部電影裡,李小龍不僅運用了他的招牌功夫截拳道,還使用了數十種兵器。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李小龍在地牢裡獨戰群豪,他的拳腳及二截棍、長棍及菲律賓魔杖等武器都展示得淋漓盡致。李小龍還透過這部電影讓世界瞭解中華功夫的博大精深。其中一段對白是,李在少林寺跟自己的同門師兄弟比武,輕易擊敗對手。師父讚道:“剛才看你的武藝已進入化境,希望你能身心一致發揮到最高境界。你能解釋什麼叫武術的最高境界嗎?”
李回答:“就是把技巧隱於無形。”其實,李的答案其實就是李小龍的答案:功夫的最高境界,是把技巧隱於無形,用直覺去打。
死亡遊戲的後續(1)
李小龍沒有回到香港之前在好萊塢不得志時,曾下三大宏願:一是弘揚截拳道,使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二是使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三是在歐美的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他親自看著的願望正在一步步實現:透過這些影片;李小龍不僅是成為美國武術界傳奇式的英雄,截拳道也被全世界的武術愛好者所熟知。而且由此帶動的中國功夫也由美國西部向東部突進,逐漸成為熱潮。繼美國的功夫熱之後,歐洲、拉美、澳洲也開始掀起功夫熱的高潮。這種世界性的中國功夫熱,又反饋到東南亞的華人世界,使得華人再度對古老的中國功夫熱衷起來。中國的功夫片也一度成為中國電影的代表。《龍爭虎鬥》的成功實現了李小龍的第三個願望,在影片上映前,世界各地的媒體對此做了大量報道,他們誇耀李小龍為“飛騰起來的中國龍”,是好萊塢最重要的國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