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去了?”
我低頭一看,確如丁思甜所言,挖掘場每個角落,都有平緩的石坡,七扭八拐地延伸到深處,石坡都是條石鋪成,可能以前也是埋在土裡,每掩埋一層屍體就蓋住一段,後來又都被倭國人挖了出來,土層中散落的碎土泥石墊滿了這條坡道,碎土上留有拖拽東西的痕跡,山洞內惡風呼嘯,涼颼颼的空氣十分通暢,如果坡道上的痕跡是很早之前留下,絕不會像現在這麼清晰,說明老羊皮很可能下去沒多久。
我們三人都急於把老羊皮找回來,然後儘快離開這噩夢般的百眼窟,見終於有了線索,都打起精神,覓著石路走了下去。這時與在坑外看這藏屍洞的感覺又不一樣,漸行漸低,幾乎是緊貼黃土截面的屍骸前進,那石道偏又好生狹窄,身體不時蹭到從土裡支稜出來的死人胳膊手腳,冰冷而沒有生氣的觸感讓人的神經更加緊張。
即使又是恐懼又是疲憊,但沒人提出放棄,都硬著頭皮往下走,胖子胸前掛著工兵照明簡在前邊探路,三人手拉著手緩緩從盤陀般的石道上往下一步一蹭,眼看向下而行,中間這段路越走越黑暗,最深處則像是一張巨大的怪嘴,看上去灰濛濛的一片朦朧不清,但並不是一片漆黑,顯得十分不尋常,胖子就對我們說:“這埋死人的大土坑怎麼有這老深,你們說這底下最深處會有什麼東西?”
丁思甜說:“不是士坑,這裡埋了如此多的屍首,下面恐怕還是無數的屍首,這裡根本就是一座埋了上萬人的大墳墓啊,不知道老羊皮爺爺到這座大墳深處要做什麼……”說完她不禁又替老羊皮擔心起來,想要加快腳步,但腿腳虛弱不聽使喚,要不是被我和胖子拉著,又險些跌倒。
我感覺到她手心裡全是冷汗,知道她又是擔心又是害伯,心想:“倭國鬼子的這座挖掘場顯然是在不斷往深處挖,難道這層層屍體下面還有重要的東西?莫非就是……”我擔心這座萬人古冢下會是那傳說中刮出焚風的地獄,不得不謹慎一些。於是讓胖子和丁思甜彆著急,連耗子出洞都要先掐算掐算,所以咱們也得多加小心,走得慢些多動動腦子,仔細看明這裡的一切,萬一遇到危險,也好進退有度。
丁思甜很同意我的觀點,她問我:“你祖父以前好像是位風水先生,你跟他學了不少雜學,這座大墳裡的屍體都死而不腐,就是你所說的風水原因對嗎?它們……應該不會突然活過來吧?”
我知道她是繞著彎想讓我給她找點不用害怕的理由,於是就對她說:“我爺爺那套都是四舊,雖然最近幾年我覺得他說的那些事有些道理,不過還是不能偏聽偏信。”據我所知,除丁風水原因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人死之後,受到細菌的作用,屍體通常都要腐爛,但這種使死屍腐爛的細菌,需要生存在溫度適宜,並且比較潮溼的環境裡,氣候寒冷,或者天氣乾熱,比如沙漠和雪山,都不會有這種細菌存在,所以沙漠的乾屍和雪山上的冰屍,都不會腐爛。
還有人為的因素,比如死者死後入斂,棺槨的木料厚實考究,材質堅密不透空氣,再在棺中放石灰和術炭等物防潮,形成一個乾燥恆溫的封閉空間,使得細菌不能活動,棺中的屍體便不容易腐爛,也許會變作乾屍,甚至連水分都依然存在的溼屍。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特例,比如死於霍亂,或生前飽受疾病折磨在臨死前身體中的大部分水分都已失去,死後就會很快變為乾屍,不易腐散消解。乾屍的形狀乾癟,重量比新死者輕一半以上,面板起皺收縮,一般呈黑色和淡褐色,毛髮和指甲還有可能繼續生長。
最罕見的要屬屍蠟,比如肥胖或多脂肪的屍體,被丟到河中或者埋在鹽鹼地裡,就容易在屍體表面形成屍蠟,使死屍不腐不爛,因為在水流中,屍體產生的腐敗物都會被水沖掉,腐敗的細菌也會被水帶走,屍體裡面的脂肪就會變成像肥皂一樣的東西,又滑又膩,稱作“屍蠟”,如果鹽鹼侵入屍體,也會產生這種滑膩的屍膏,屍體被屍蠟裹住,所以不容易發生腐爛。
我上中學的時侯參觀過一次公安局辦的屍體標本展覽,當時作為一種破除迷信的科普知識教育,是跟我祖父胡國華一起看的。他說這展覽雖然夠科普也很有道理,但是不全面,世界上人死後不腐的原因太多了,不是這樣一個小型展覽就能全部囊括的,不過我祖父口中那些特殊之事,我自然不敢對丁思甜講,只把那次科普展覽的記億,照葫蘆畫瓢地給她講了一些,讓她不必再去擔心墳裡的死人會詐屍。
不過一個想象力正常的人,很容易對聽到的事情產生聯想,越往科學上說,大夥就越會聯想到一些封建迷信的傳說,特別是胖子不合時宜地一口一個“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