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這一夜整個營地都沒有安寧過。
翌日。
鑑於昨夜見到的情形,我和張路凌晨4點不到就跑去招待會現場佔位子,而當手表的指標越過5點時,整個現場已經人滿為患了。招待會的時間是上午9點——盤腿在沙地上坐等四個小時並不是件令人愉快的經歷,然而沒有人隨意走動——大家生怕一走開,自己辛苦佔據的有利地形就被同僚搶去了。像我和張路這樣的“搭檔”還算是幸運的,我們其中一人想去方便時可以有人幫你看著位子。
40平方米左右的現場坐了一大堆人等天亮,若是少了那些昂貴的專業採訪裝置,這裡倒像是一個靜坐示威的現場。
每人向昨晚那樣大聲喧譁,大家都只是小聲交談,越臨近招待會開始的時間,氣氛就越緊張,當氣溫足以令我的汗水浸溼汗衫的時候,招待會終於開始了。
釋出訊息和接受採訪的是考古隊的負責人吳人傑教授——一個曬得黑黑的、其貌不揚的老頭——說他是個“老頭”其實並不確切,我的“課前作業”中所收集的資料顯示,他只是五十出頭而已,不過任何一個人要是從事考古工作30年,那他看上去必定會比實際年齡要老一些。
“……這裡的沙地化現象相當嚴重,給考古發掘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往往我們第一天挖出的坑,第二天就又給風沙埋住了。你們一定想不到,這裡是魚草肥美的地方。”老吳手裡拿著一塊陶器的殘片,我坐得比較靠前,藉助眼鏡可以依稀看見陶片上所繪的魚紋。
“……如果你們的中學歷史課還沒全忘光的話,那應該知道,在八千多年前,那應該是新石器時代。但如你們所知,我們在這個應該處於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有一些驚人的發現,那也是你們大家不遠千里到這裡來的目的——”說到這裡,他的語調開始變得有些興奮,“我們在這裡,發現了一些被懷疑在當時被當作工具使用的,鐵器……”
作為一個序曲,考古發掘的總體情況介紹很快結束了,接下去是自由提問時間,忍受了四個多小時靜坐的記者們立即就像暴動的群眾一樣向前湧去,我也在第一時間竄到了教授面前。
這個典型的考古學者——身穿藍布工作服,帶著麻線手套,面板黝黑,臉上皺紋縱橫,頭髮蓬亂,佔滿灰塵,由於長年與挖掘打交道,他的面板滲出的泥土味令他聞上去像個農民——在他近30年默默無聞的考古生涯中,怕是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混亂場面,雖然身前由保安人員竭力維持秩序,他還是有些驚慌失措,不過一個上了年紀的學者的素養再次是發揮了作用,他很快就從這種失措中恢復了過來,伸出雙手是一大家安靜:
“請安靜一下,不要激動,打擊的問題我都會一一回答的。”
“請問這個遺址是怎樣被發現的?”
“請問是誰首先發現了這個遺址,又是誰首先發現了鐵器?”
“請問在這樣一個遺址中發現鐵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的歷史會被改寫嗎?”
“世界考古界有沒有類似的先例,這會不會只是人類進化史中的一個旁支?”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柴達木盆地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一連串的問題絲毫不給教授以喘息的機會,甚至連“請介紹一下當時人類的性狀況與道德狀況”這樣離譜的問題都有人問,其間,教授順便介紹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狀況——那時的人類才剛剛開始群居生活並建造極其簡陋的屋舍,至於冶金,如我前文所提的,那是幾千年後的事兒——然而真正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部落除了使用鐵器之外,生活狀態與其他的石器時代的部落毫無二致,在發掘現場也只是找到少量燧石,而冶金用的火窯根本就不見蹤影——這些鐵器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他們大部分時間還是使用石器,並用燧石引火、鑽木取火等原始的手段來取得火,這與製造鐵器的技術有很大的矛盾,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什麼進展。”教授道。
“您認為這裡的地質環境是否有可能天然生成大塊的鐵呢?”
“我們也諮詢過地質專家,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高富集度的鐵礦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純度。”
“那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呢?它是否是地外文明的傑作呢?”——問題終於被引到這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上來了。[霸氣 書庫 ·電子書下載樂園—Www。Qisuu。Com]
“我不這樣認為,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地外文明的存在,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