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於河州太子寺大敗清軍,河州總兵傅先宗和西寧總兵徐文秀陣亡。清軍一退百餘里,仍未穩住陣腳。左宗棠的部隊準備再退,馬佔鰲卻決定乘勝乞降。他知道單憑西北迴民無法與清廷抗衡,頑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條,家族都難以倖免。左宗棠揮軍入陝時,他已打算投降。但他認為如果戰敗投降,下場不會好,戰勝而降,反而會易於被接受。馬佔鰲說服了其他回軍首領,派人向清軍遞上投降書。為表明誠意,還把自己和其他重要首領的兒子送往左宗棠大營。左宗棠大敗之餘,舉措失據,見馬佔鰲居然主動投降,自然喜出望外,立即予以接受。
馬佔鰲率部投降後,又向左宗棠表演了“負荊請罪”的一幕,更博得左宗棠好感,左宗棠對馬佔鰲的文才武略頗為欣賞,對馬所陳述的原來清政府官員欺壓回族民眾的事實也有所瞭解。遂上奏朝廷,將起事回軍全部改編為官軍,馬佔鰲被任命為督帶,實行了“甘人治甘”的策略。
馬佔鰲等人投降清軍後,急於戴罪立功,很快把屠刀舉向了曾經一同戰鬥的回族戰友。在左宗棠的統一指揮下,馬家軍出兵西寧,平定循化,“戰功”累累,僅西寧一城,就有四千多回族百姓被殺,有的全家殺絕。在肅州之戰中,全城回族百姓除九百餘婦女被清軍所擄,其餘全部被殺光。馬佔鰲等人用同胞的鮮血向清廷證明了自己的“忠心”,染紅了自己的頂戴。
光緒二十一年,回族民眾又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清武裝鬥爭。清政府這一次反應迅速,立刻派兵*,並在當地實行“以回治回”的策略。已徹底淪為朝廷鷹犬的馬家軍揮刀上陣。當時馬佔鰲已死,馬家軍在其子馬安良、馬海晏和他的兒子馬麒、同族馬福祿的率領下,對起義軍隊進行了*,共有數十萬回族民眾被殺。眾馬因“戰功卓著”被授予總兵或副將銜。甘軍也作為一支能征慣戰的軍隊被清廷所重視。
辛亥革命期間,馬家軍先是奉命*革命黨,隨後又見風使舵,投向了袁世凱。北洋政府任命馬福祥為寧夏總兵,上將軍銜,後其子接任,馬福祥改任綏遠都統,馬麒任青海總兵。馬家軍又成了北洋軍閥的一支。
馬鐵漢說:“我的祖上也是隨馬佔鰲征戰過的,後來祖上看不慣他們投靠清庭,濫殺回民百姓,就稱病還鄉,很多代都不為官了。到了我父親這一代,天下大亂,兵匪一起為患。父親為保家人平安,利用自己發現的自然山洞,建起了這座房屋。但後來父親患病,家境逐漸衰落。有一年大旱,家裡難以活命,我和你大嬸那時還沒成親,就一起遠走陝北謀生。一直到前些日子因父母病重才回來,回來後父母雙亡,靠鄉親們幫助下葬了。本想在山裡平靜度日,可馬家軍說紅軍犯境,年青人都被徵去打仗了。我倒是不明白最近的事,馬家軍什麼時候又姓蔣了?”
第三十八章 追趕左支隊(4)
陳川聽了馬鐵漢介紹的本地歷史變遷後,對馬鐵漢說:“我們紅軍不管是漢族還是回族,只幫助窮人和老百姓,最終要打倒所有的反動軍閥,讓人民當家。現在我們雖然失敗了,但我們還有中央紅軍。他們現在要先打日本人,但馬家軍這樣欺負人民,還敢殘害紅軍,紅軍早晚一定會找他們算帳的!”
馬鐵漢笑道:“小兄弟說得好,你真是文武全才,你……”
蘇蓉對歷史掌故並不感興趣,馬鐵漢的講述時,她就開始靠在炕邊昏昏欲睡。這時,可能是又夢到了排裡的同志,她突然又渾身抽縮,嘴裡大聲地喊起來。陳川趕緊將她抱住,用手掌在她的百會穴上按摩。蘇蓉痛苦地在陳川懷裡掙扎著,終於醒了過來。她的神志一清醒後,立刻趴在陳川的肩上哭了起來。
看著馬鐵漢和馬大嬸驚異的目光,陳川將蘇蓉的全排女兵都在她眼前遭難、受辱、被殺的事兒講了出來,告訴他們蘇蓉受到了很重的刺激,心裡難過,閉上眼睛就做惡夢。馬大嬸連忙說:“你們都是太累了,我燒點水,你們洗一下,早點睡吧!”說完就去灶房燒水。蘇蓉卻突然完全驚醒,她急切地說:“我不能呆在這裡,我要去找那些敵人,要是殺不了他們,我情願讓他們殺了!”
陳川有些慌亂,在路上時他就最怕休息,因為一停下來蘇蓉的精神就要出問題。現在要住在這裡,蘇蓉再發作起來,會讓馬大叔他們都受牽連。他趕緊說:“行! 行! 可我們也得先商量一下,我們還有任務呢! ”他抬起身向馬鐵漢示意,馬鐵漢嘆了一口氣,也走了出去。
蘇蓉大聲說:“我現在就走,你自己去完成任務吧!”她說著就要下炕,陳川卻將她攔住對她說:“蓉兒,李連長要求你要和我一起完成任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