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渭河,於27日到達通渭縣榜羅鎮。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羅鎮召 開會議,會議根據在哈達鋪了解到的陝甘根據地的情況,改變了俄界會議關於接近蘇聯建立 根據地的決定,確定把中共中央和陝甘支隊的落腳點放在陝北,在陝北鞏固和擴大蘇區。
時蔣介石在得知紅軍一部北出岷山後,急調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和西北軍、東北軍主力在 西蘭公路和平涼至寧夏的公路上佈置封鎖線。
毛澤東在榜羅鎮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作了當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號召全支隊一定要 突破長征路上的最後關口——固原、平涼封鎖線,跨過六盤山,與陝北的紅軍實現會合。
9月底,紅軍陝甘支隊第4大隊佔領了隴西。緊接著第1大隊急襲通渭城,佔領了這座 時有1萬餘人口的中等城鎮,消滅魯大昌部和保安團300多人。紅軍在這裡休整,恢復體 力,然後向陝甘邊界進擊。
紅軍陝甘支隊勢如破竹的向北挺進,使在成都指揮“剿匪”作戰的蔣介石大吃一驚,直 到有情報報告說毛澤東就在北上的紅軍隊伍中,蔣介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猜想 這擋不住的小股赤匪中就一定會有毛澤東,換個人是沒有這個能耐衝破我的重兵之圍的。”
10月初,蔣介石決定轉移“剿匪”大本營到西北,他的對手是毛澤東,而不是其他 人。既然毛澤東由西南走向了西北,他也要追上去,趁毛澤東所率領紅軍立足未穩,與陝北 紅軍還沒有會合之機,各個“圍剿”擊破。蔣介石宣佈兼任西北“剿匪”總司令,張學良兼 任副司令,設司令部於西安。7日,蔣介石暫時放下“圍剿”川西北張國燾所率領的8萬紅 軍不打,自成都飛抵西安,具體部署“圍剿”毛澤東僅有的數千紅軍。
蔣介石在西安屁股還沒有坐熱,遠在湘鄂川黔邊區的紅2、紅6軍團又頻頻傳出戰報, 國民黨軍在“圍剿”中接連受挫。國民黨軍湘鄂川黔邊區“剿匪”總指揮部從宜昌把訊息報 到西安,蔣介石真是忙得手忙腳亂,他一時是不能放下西北的毛澤東而又去宜昌,但又不能 丟下湘鄂川黔邊區的紅2、紅6軍團不管。蔣介石為消滅湘鄂川黔邊區紅軍,想了一個應急 之策,宣佈在宜昌設行轅,以陳誠為參謀長,代行蔣介石的職權。蔣介石決心近日蹲在西 安,非要看到擒獲毛澤東不可。
建立於湘鄂川黔邊區的紅2、紅6軍團,已於年初打破了國民黨軍11個師又6個旅1 0萬餘人的大規模“圍剿”。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對紅2、紅6軍團的反“圍 剿”作了重要指示,指出:你們“應利用湘鄂敵人指揮上的不統一,與何鍵部隊的疲憊,於 敵人離開碉堡前進時,集中紅軍主力,選擇敵人弱點,不失時機的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總 的方針是決戰防禦,而不是單純防禦;是運動戰,而不是陣地戰。”指示規定,在湘鄂川黔 蘇區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分會,以賀龍為主席,任弼時、關嚮應、夏曦、肖克、王震等為委 員,統一指揮兩軍團的行動。
紅2、紅6軍團在為時半年多的反“圍剿”作戰中,依託根據地,先後取得了陳家河、 桃子溪、忠堡、板栗園等戰鬥的勝利,共殲敵兩個師又1個旅,擊斃國民黨軍第85師師長 謝彬,活捉縱隊司令兼第41師師長張振漢,繳槍8000餘支、輕重機槍100多挺、火 炮20多門,粉碎了國民黨軍對湘鄂川黔蘇區的第1次“圍剿”。在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出 臘子口北上時,國民黨軍又集中了130個團的兵力,對湘鄂川黔蘇區進行第2次“圍剿”。
湘鄂川黔邊區的“剿匪”報告到了西安,蔣介石才穩定住情緒,有所放心,專心致志對 付已經北進到六盤山附近的毛澤東。
“毛澤東現在到了哪裡?”蔣介石問。
“據偵察,在界石鋪。”張學良回答。
蔣介石聞言,心中直犯嘀咕,又問道:“哪兩個字?”
“界限的界,石頭… ”張學良突然覺得這地名一說出口有些彆扭,怎麼這地名和蔣委 員長同名,又連忙解釋說:“這個地方屬甘肅省靜寧縣,大概是靜寧與會寧的分界地點,所 以才這麼稱呼。”
“分界地點?怎麼… ”蔣介石皺著眉頭,他肯定聽了這個地名後覺得很不舒服。
“蔣介石”這個名字,據說來歷很多,其中有種說法,說他是封建帝制的“界石”。從 蔣介石之後,中國最高統治者不再稱皇帝。蔣介石立志要在中國的歷史上樹起一塊標誌性 “界碑石”,取消皇權制就以他為界碑,統一的中國不再出皇帝。中國的歷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