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央北上抗日的正確路線#”
“到陝甘根據地去!”
口號聲震天,響徹哈達鋪。
毛澤東繼續講話,說:“我們要北上,張國燾要南下,張國燾說我們是機會主義。究竟 哪個是機會主義?事實會證明一切。目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我們就是要北上抗日。 首先要到陝北去,與劉志丹的紅軍會合。我們的路線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北上先遣隊的人數 是少一點,但是目標也就小一些,不顯眼,不張揚,空隙中容易過日子。大家用不著悲觀, 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我們現在比1929年初紅4軍下井岡山時的人數還多哩!在俄界 時我們擬定改編陝甘支隊,現在我代表中央正式宣佈改編,由彭德懷同志任司令員,我兼政 委。”
臺下又是一片舉槍如林的歡呼聲。
新編成的陝甘支隊,下轄3個縱隊,林彪任支隊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聶榮臻任 第1縱隊政委,下屬第1、2、4、5、13大隊,也即是5個團。第2縱隊司令員由彭雪 楓擔任,政委由李富春擔任。第3縱隊即中央軍委縱隊,由葉劍英任司令員,鄧發任政委。
“大家一定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我們從現地到劉志丹同志建立的陝北根據地只不過 幾百裡了。”毛澤東動員說:“經過兩萬多里長征,久經戰鬥、不畏艱苦的紅軍指戰員們, 你們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頑強、靈活的戰略戰術,和以往的戰鬥經驗,來戰勝一切困難,到 達陝北根據地#”
毛澤東在這次講話中公開使用了“長征”一詞,這在過去是沒有過的。幾天前的俄界會 議所頒發的中央檔案,因為是機密檔案,其中雖然首次提出“長征”一詞,但並沒有向下傳 達。因此,自從毛澤東這次講話後,“長征”這一新名詞從1935年9月中下旬開始,由 中央紅軍還未完成的長征路上傳向全中國,傳遍全世界。從戰略大轉移開始就堅持記筆記的 紅軍指揮員蕭鋒,在以前的日記中從來沒使用過“長征”這個詞,但在聽了毛澤東的這次講 話後,在第二天的日記中即使用了這一新的名詞。從此後,“長征”一詞便被廣泛使用和宣 傳,出現在常用語言和詞典中。
在紅軍離開哈達鋪的這天早晨,毛澤東來到紅軍大學學員隊,科長周士第把30多名中 高階幹部集合起來,請毛澤東講話。
“好,好,集合。我說兩句。”毛澤東今天的精神很好,他講道:“草地從此結束,我 們的腳已跨入甘南,快要邁進陝北的地界了,但今後仍會遇到許多困難。來,聽我的口令, 前排的同志,——向後——轉!你們自己都互相看看。”
大家互相望了望,都感到好笑,不知毛澤東是何用意。
“同志們,你們說人死了還能活嗎?”毛澤東突然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當然不能活了。”
“你們看一看,我們的人比過草地前是多了還是少了?”毛澤東繼續問。
“現在只剩幾千人,當然是少了。”
“你們再看看,大家是瘦了還是胖了?”毛澤東接著又問。
“爬雪山過草地,條件那麼艱苦,吃的都沒有,當然是都跑瘦了,餓癟了。”
“你們的回答都是對的。人死了是不能再活的,那我們活著的人,身上的擔子就更重 了。但是,我今天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人少了,今後肯定會多起來;我們都瘦了,今後肯定 會胖起來。好了,我的講話完了。出發!”
隊伍上了路,大家的思路也在向前蔓延著,反覆回味著毛澤東這意味深長的講話——人 會胖起來,人肯定也會多起來。
哈達鋪一過,紅軍前鋒偵察警戒部隊一直前伸到甘南重鎮岷州。
岷州之北的大河灘,毛澤東吃著這裡回民烙的大燒餅讚不絕口:“呵,臉盆這麼大,真 香!蔣介石可沒有這個口福喲。”
在大燒餅飄香的裊裊炊煙中,紅軍踏上了隴東高原,準備翻越六盤山。
草地龍虎/(陳宇) 第十七回 蔣介石怒炸界石鋪 毛澤東賦詩六盤山
從哈達鋪出發,毛澤東率領陝甘支隊第1縱隊於9月23日到達岷縣閭井,向第1縱隊 司令部偵察科佈置了查清從禮州附近祁山堡、馬塢之間通往會寧、靜寧沿途情況及左、右兩 翼敵情的任務,要求當晚12時前報告偵察情況。從此,毛澤東每日親自佈置調查行軍路線 及敵情的任務。
毛澤東的體力從出臘子口後逐漸恢復,臉上有了紅潤的光澤。紅軍陝甘支隊從武山縣城 一側而過,然後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