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任弼時、賀龍等人針對國民黨軍發動的第2次“圍剿”兇猛攻勢,命令紅2、紅6兩個 軍團撤離津市、澧州,返回桑植地區,準備依託根據地,在內線尋機殲敵,粉碎國民黨軍的 “圍剿”。但是,國民黨軍接受了前一次失敗的教訓,行動十分謹慎,每天僅前進三五里, 而且兵力密集不易分割,紅軍多次尋戰未果,敵人堡壘封鎖線越來越緊。同時,蘇區還很不 鞏固,地主武裝和土匪活動猖獗,物資供應也十分困難。兩個軍團與中央的無線電通訊聯絡 在1935年6月22日已經中斷,得不到黨中央的指示和中央紅軍主力行動的訊息。在這 種情況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委分會決定:以紅18師留在蘇區堅持鬥爭,牽制敵人, 在鬥爭確實不利時,則向湘黔邊轉移,與主力會合;主力採取逐步轉移的方法,由蘇區西 進,向湘黔邊轉移,爭取在敵人兵力薄弱之貴州的石阡、鎮遠和黃平地區,發動群眾,建立 新的根據地。
紅2、紅6軍團轉移前,深入進行政治動員,積極籌措給養,妥善安置了傷病員。同時 還大力精簡機關勤雜人員,充實連隊,並將地方武裝組成第5、第16兩個師,分別編入紅 2、紅6軍團序列,使兩個軍團各轄3個師,共1。7萬人。11月19日,紅2、紅6軍 團主力由湖南桑植的劉家坪和水獺鋪(今瑞塔鋪)地區西進,向湘黔邊轉移。此時,紅二方 面軍開始長征。
紅2、紅6軍團在任弼時、賀龍、關嚮應等人率領下,突破國民黨軍隊在湘鄂川黔根據 地的堡壘封鎖線,經湘中、黔西、滇東,於1936年2月2日全部渡過鴨池河,進佔黔西 縣城。紅軍在這裡駐紮20余天,擴大紅軍50##多人。團結爭取了曾任北洋政府秘書長 的知名人士周素園先生,由他出麵糰結畢節各界人士籌建了以周素園為司令的貴州抗日救國 軍。當紅2、紅6軍團北上時,周素園先生毅然跟隨紅軍長征,後到達延安。
3月初,紅2、紅6軍團進到赫章東面的野馬川地區。紅18團政委餘秋裡在赫章戰鬥 中負傷,一顆子彈擊中他的左臂,骨頭和筋腱裸露出來。戰鬥從上午一直打到晚上,餘秋裡 用毛巾簡單地捆紮了一下傷口,堅持到任務完成。疼痛難忍中,他把流著汗水和血水的左臂 浸泡在冷水中止痛。直到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餘秋裡才拆開繃帶,傷口上已經爬滿白蛆。 換上新的繃帶後,他被抬著過了草地。9月末,在甘肅的徽縣,醫生為餘秋裡做了截肢手 術。手術工具簡單得讓今人不可置信:割除腐爛肉,用的是一片殘破生鏽的剃鬚刀片;鋸斷 骨頭,用的是一把工廠中用的普通鋼鋸。好在醫生給他注射了一針剛剛繳獲的麻醉藥,但是 冒險成分甚至大於手術本身,因為醫生並不知道該用多少麻醉藥。餘秋裡總算挺了過來。
紅軍在貴州赫章附近的戰鬥損失很大,時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也在這一地區不幸犧 牲。任弼時、賀龍、關嚮應等領導鑑於去安順的道路被敵人截斷,便率部繼續西進,經威寧 以東的媽姑地區向南,佔領了黔滇交界的亦資孔山區。紅2、紅6軍團在烏蒙山區轉戰1個 多月,迴旋10##餘公里,給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紅軍部隊雖在頻繁的戰鬥中傷亡不 小,但沿途群眾不斷加入紅軍,部隊仍擁有從桑植出發時的實力。盤縣、亦資孔地區交通不 便,國民黨統治勢力薄弱,群眾和經濟條件較好,因此,任弼時、賀龍等人決定在這一帶發 動群眾,準備在南、北盤江間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並把這一計劃報告正轉戰在川康邊的朱 德、張國燾。
然而,朱德和張國燾的回電明確表示不同意紅2、紅6軍團在黔滇建立根據地的計劃, 而是讓其北渡金沙江,會合紅四方面軍。
川西北紅軍總部與賀龍所部的電臺聯絡,是張國燾在1935年9月30日紅一、紅四 方面軍分離後建立的。因為通訊密碼留在了紅軍總部,中共中央與紅2、紅6軍團之間的通 訊聯絡中斷。而紅軍總部卻始終與紅2、紅6軍團保持著聯絡,經常透過電報互通情況,給 予指導,這些電報常由朱德、張國燾連署。所以說,直至紅2、紅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 師,任弼時、賀龍等人一直把紅軍總部發來的電報誤認為是中共中央的指示。
朱德這時的想法是,在紅2、紅6軍團與中央失去聯絡的情況下,盡力使他們多掌握一 些情報,並在軍事行動的決策上給以幫助。在紅2、紅6軍團靠近金沙江後,想方設法讓其 過江,以增加反張國燾另立中央的力量。後來的紅2、紅6軍團過金沙江即是在中共中央並 未下達命令也不明情況的特殊原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