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凡屬經過長征的人,一律免除候補期。”毛澤東又補充強調。
各部隊立即按照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吸收一大批優秀的紅軍戰士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組 織。
有人打電話請示周恩來:“在長征路上有政治問題的怎麼辦?”
“什麼問題?”
“與張國燾的政治路線說不清楚。”
“張國燾哪來的什麼政治路線?這些戰士能夠堅持走到陝北,這就是一個明證,這就說 明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他們完全具備一個共產黨員的條件。對張國燾的問題,中央 已經確定在適當時機進行清算,但他的錯誤僅是他個人的問題,不要擴大到部隊,更不能影 響到戰士。”
就在瓦窯堡會議確定清算張國燾的錯誤同時,南下的張國燾卻仍在堅持錯誤,推行他的 所謂南下西進戰略。他雖然唉嘆百丈關之役是個不吉利的轉折點,但並沒有意識到南下的嚴 重錯誤。
南下的紅軍在百丈關戰役失利後,漸入困境,被迫由進攻轉入防禦,開始後撤,於12 月中旬到達寶興,進入天全和蘆山地區。由於國民黨中央軍和四川軍閥的圍追堵截,紅軍向 別處發展已不可能,只好以鞏固天全、蘆山、寶興、丹巴地區為中心任務,在這一帶與國民 黨軍重兵相對峙。
陝北瓦窯堡會議召開之際,即12月16日,張浩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身份發 電報給張國燾等人,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說共產國際對中央紅軍到達陝北的行動給予高度 評價,並指明:“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紅一、紅四方面軍問題。”幾天後,中共中央又把瓦 窯堡會議“十二月決議”的內容電告朱德、張國燾、劉伯承和紅四方面軍。
朱德和劉伯承等人在接到陝北的電報後,立即趁機從紅四方面軍內部開展思想發動工 作,呼籲趕快取消自立的“中央”,服從陝北中共中央的領導。
陝北的電報如陣陣春風,吹進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帳篷裡,冬季的川康邊營帳中一 片春意盎然;陝北的電報又如一陣狂飆,捲入張國燾的幕帳中,一陣飛沙走石後,紙片滿天 飛,套紅色的偽“中央”檔案跌落,張國燾大驚失色。
共產國際的態度對張國燾無疑是當頭一棒。張國燾往日高昂的頭顱終於很不情願地耷拉 下來。他對跟隨自己的心腹說:“這一下我們可真的沒有希望了!不管我們成立第幾中央, 只要樹的還是共產黨的牌子,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那麼,共產國際的指 示對中共就有著絕對的約束力,我們不能不有所表示。當務之急是急謀黨內統一。”
張國燾所做出的第一個表示是對朱德的態度有所緩和。紅一、紅四方面軍分離後,紅軍 總部的通訊聯絡機構一直被張國燾嚴密控制著,朱德很難接觸電報,更別說是電臺。朱德與 陝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聯絡也就形如中斷。直到這時,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傳到川 康邊,灰心喪氣的張國燾對朱德的控制才稍微放鬆一些。
轉眼間就是1935年的最後幾天,新的一年到來了。在中國,元旦遠沒有春節過得熱 鬧,川康邊大山中的元旦似乎根本看不出一點喜慶的影子。但在這年歲末的最後一天,朱德 的心情格外激動。晚8時,他致電毛澤東、彭德懷,提出:“我處與紅1、紅3軍團應取密 切聯絡,實萬分需要,尤其對敵與互通情報,即時建立”,並介紹了紅四方面軍掌握的敵人 調動情況,最後說:“你處敵情近況望告”。
這是朱德自兩個方面軍分離後,第一次以個人署名發給黨中央的電報。
陝北,毛澤東接電後十分興奮,立刻親自起草一份長電。1936年的第一天,這封帶 著陝北高原慶祝元旦鞭炮歡慶聲的電報直接發到了朱德的手中。
毛澤東說:“本應互換情報,但對反黨而接收敵人宣傳之分子實不放心,今接來電,當 就所知隨時電告。我處不但與北方局、上海局已發生關係,對共產國際也已發生關係,這是 大勝利。將紅四方面軍發展方針,隨時報告中央得到批准。即對黨內過去爭論,以待共產國 際及黨的七大解決,但組織上決不可逾越軌道,致自棄於黨。政治局在共產國際指示之下, 有新策略決定,另電詳告。”並將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及所知道的國際國 內時局動向,向朱德作了儘可能詳細的通報。
黨內鬥爭形勢發展到現在有了根本性的好轉,毛澤東認為該是解決張國燾問題的時候 了。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關於張國燾同志成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