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研究工作中必須含有不同的意見,應當允許不同的意見展開自由討論。”(1954年11月14日《光明日報》)看來,“思想落後”的不只是教授吳組緗等知識分子,還有周揚呢,他們是“落後”到一起去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8並非完全“必須”的“戰鬥”(3)
10月27日,###部長陸定一向毛澤東和黨中央寫了關於開展《紅樓夢》研究問題的報告,介紹了以上會議的情況,著重反映了贊成批判《紅樓夢》研究中的唯心主義,同時也反映了部分人的疑慮。報告提出,在討論和批評中必須防止簡單化和粗暴作風,允許發表不同意見,只有經過充分的爭論,正確的意見才能真正為多數人所接受。這個報告,無疑也反映了周揚的意見。
毛澤東在當日閱後即批:劉(少奇)、周(恩來)、陳(雲)、朱(德)、鄧(小平)閱,退陸定一照辦。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批示“照辦”的###這個報告並沒有提到批評《文藝報》,毛澤東也未對此表示任何意見,而是在另一篇文章上批示:“即送人民日報鄧拓同志照此發表。”這就是發表在10月28日《人民日報》上的署名袁水拍的《質問〈文藝報〉編者》。這篇文章是由江青授意,袁水拍執筆,並經毛澤東閱改過的。這篇文章認為;《文藝報》轉載李、藍文章的按語反映了“對於‘權威學者’的資產階級思想表示委曲求全、對於生氣勃勃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擺出老爺的態度”,《文藝報》等刊物“不是怎樣千方百計地吸引新力量來壯大、更新自己的隊伍,反而是橫在路上,擋住新生力量的前進”。文中“文藝報在這裡跟資產階級名人有密切聯絡,跟馬克思主義和宣揚馬克思主義的新生力量卻疏遠得很,這難道不是顯然的嗎?”一段是毛澤東所加。
其實,在這之前,袁水拍的看法同大家一樣,並無多大不同,所以有人在看到他的這篇文章後開玩笑說,袁水拍是自己在“責問”
自己。周揚看到袁水拍的文章,非常驚訝,當即打電話問袁水拍是怎麼回事。袁回答:是毛澤東批發的。周揚頓時明白,###那個報告顯然不大符合毛澤東的要求。毛澤東曾不只一次在他面前稱讚江青“敏銳”,但周揚對江青不斷向毛主席報警一向不以為然,有一次他對身邊工作人員不無詼諧說:“江青也太敏銳了。”流露了他對江青的不滿。《人民日報》在準備轉載李、藍批判俞平伯的文章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化,也不知道江青在主席面前是怎樣彙報的。現在,江青未同文藝界領導和###打招呼,又悄悄找袁水拍寫文章,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文藝界的領導人,事態嚴重了。周揚瞭解毛澤東的脾氣,敬佩毛澤東的智慧和文采,他沒有別的選擇,只有調整自己,趕快跟上。
周揚立即決定召開文聯主席團和作協主席團擴大會議,批判《文藝報》的錯誤和《紅樓夢》研究中的唯心論,並當即向毛澤東作了彙報。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對《文藝報》的批評非常嚴厲。
長期在###文藝處工作的李曙光(黎之)回憶說:“我後來聽周揚順便講起:當時毛主席拿《文藝報》給他看,說:你看,傾向性很明顯,保護資產階級思想,愛好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仇視馬克思主義。可恨的是共產黨員不宣傳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員不宣傳馬克思主義,何必做共產黨員!——周揚說:主席這句話重複了兩遍——毛澤東說:《文藝報》必須批判,否則不公平。”(黎之:《文壇風雲錄》第14頁)
此時,林默涵也立即召集###文藝處幾個同志佈置寫一篇批判《文藝報》的文章,他講了一下文章要點,幾個人趕快分頭起草,最後他在李曙光(黎之)寫的《〈文藝報〉編者應該徹底檢查資產階級作風》的稿子上作了很大修改,努力加大批判力度,於11月10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想不到,這篇文章也引起了毛澤東的重視,在上面多處畫了豎線打了問號,並作了6處批語。毛澤東對文章中批評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不感興趣,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對《文藝報》的批判上綱上線不夠。他針對文章中的一些提法批道:“首先不是沒有自我批評的問題,而是是否犯了錯誤的問題。”“不是驕傲的問題,而是編輯部被資產階級思想統治了的問題。”“不是喪失敏銳感覺,而是有反馬克思主義的極敏銳感覺。”文章批評《文藝報》“驕傲自滿”、“老大作風”,毛澤東批:“不是這些問題,而是他們的資產階級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問題。”毛澤東在稍後對馮雪峰《檢討我在〈文藝報〉所犯錯誤》一文所作的批語中,尖銳指出馮雪峰不是“缺乏”馬克思主義戰鬥性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