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上大學。我希望踏踏實實的,我不希望(阿里巴巴)在馬雲手上變成世界上偉大的企業,我沒這個能力,但我堅信阿里巴巴以後的人有這樣的能力。
馬雲說,102年的任務不是自己一人就能完成的,就像接力賽,必須要幾個人甚至幾代人共同完成,馬雲認為自己跑的只是第一棒。
大舍與大得
最容易作的決策一定是個臭決策,好決策往往在取捨之間,你都不知道它是對的還是錯誤的。領導者的決策就是舍和得。阿里巴巴有很多錯誤,但是在取捨方面就是好與壞之分。
中國雅虎總裁曾鳴曾用“大舍大得”來概括阿里巴巴的戰略選擇。馬雲為了實現使阿里巴巴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子商務平臺的戰略目標,一直“捨得”讓新成立的業務處於戰略虧損狀態。
馬雲在2007年年會上指出,淘寶、支付寶、阿里軟體以及雅虎都不要著急,尤其對於淘寶和支付寶而言,目前最急切的任務就是“做規模”。
忘掉money,忘掉賺錢,不要理會外界關於你們“不能賺錢”的指責。
關於阿里巴巴淘寶網是否要收費的問題,馬雲始終這樣回應:
淘寶要真正賺錢,我還是這句話:要開始考慮賺錢的時候,是你幫別人真正賺了錢的時候。但現在,還不是淘寶收費的時機,因為市場還需要培育。就像幾年前我經常講的,如果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小金子,不斷撿起來,當他身上裝滿的時候就會走不動,就永遠到不了金礦的山頂。
另外,淘寶收費需要有一點創新的辦法,我認為所有模仿的東西都不會超出自己的期望,Google能達到超乎人們期望的高度就是因為他們的創新,而全球最大入口網站雅虎也是自己創新出來的。
淘寶總裁孫彤宇認為只有當淘寶的交易額能和傳統商業巨頭如沃爾瑪、國美相媲美時,那才是面向個人使用者電子商務的未來所在。淘寶成立以來的交易額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長,2007年上半年的交易額達到157億,註冊會員超過4000萬,其市場份額幾乎達到中國C2C市場的80%,面對這樣的成績,孫彤宇卻說:“我們現在的規模連嬰兒都不是。”
面對賺錢,有多種選擇,比如遊戲等都可以讓阿里巴巴在短期內獲得豐厚的利潤,而馬雲卻在2006年表示,除以休閒為目的的棋類和紙牌遊戲之外,阿里巴巴不會投資任何網路遊戲。這又是為什麼呢?
賺錢是一個企業家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其實賺錢是生意,一般企業分為三類,生意人、商人、企業家。生意人是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商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是影響這個社會,創造價值。阿里巴巴已經過了生意人和商人的階段,我們對賺錢的興趣並不大,我們想能做些影響這個社會、創造價值的事情,這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曾經有一些思考,比如簡訊是賺錢模式之一,我進入門戶站點選看了一下,我覺得這裡面欺詐的東西太多了。再比如遊戲,2002年如果把所有資金都押在遊戲上,過一兩年就可以賺錢。但是2002年有一件事兒讓我猛然驚醒,有一個親戚跟我說他晚上和太太玩遊戲到夜裡三點鐘,我又看見我兒子天天回來跟我講遊戲,如果發現所有孩子都在玩遊戲的時候,一個國家會怎麼樣?所以我說阿里巴巴錢再多也不投遊戲。我們有我們的想法,所以至今為止我們沒有投入一分錢做遊戲,別人做我不管,但是我不會做。
馬雲在賺錢與創造社會價值之間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後者。
我們沒有投過一分錢到遊戲當中。我們永不投資遊戲。如果將來有一天阿里巴巴開始做遊戲,可能只會投棋牌類遊戲。
這種捨得放棄小金子,旨在創造社會價值的理念,使得馬雲把握住了網際網路的命脈。也正是基於這種對電子商務的堅定信念,馬雲立志於將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十大網站之一,從而實現“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的目標。
使命感——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2004年,阿里巴巴重新確定公司目標:
第一個是做102年的公司;第二個是做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第三個是“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之後,馬雲又進一步思考,什麼是那些偉大企業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2003年,我們阿里巴巴在B2B領域發展已經是很好了。怎麼走下去,我很迷茫。當你站在第一的位置上,往往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因為第二、第三可以跟著第一走,但是第一沒有參照。那時我憑什麼作出一系列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