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全都學到了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齊河縣太爺任大人的得力臂助,坐鎮齊河縣,威名甚隆,當地的宵小之輩不敢為非作歹,外鄉流竄作案的輕易也不敢去齊河縣動手。
這位雷捕頭,此刻正蹲在對面茶坊臺階上,盯著一位小娘子款款遠去搖曳生姿的屁股流口水,看起來呆頭呆腦的。
他們父子倆,是被提刑按察使衙門調來專門盯著王一元的公門高手,明裡暗裡,還有幾個雷捕頭得用的助手,扮作各色人等,把個王一元盯得好緊,估計也就王一元上茅房時放過幾個屁,他們不知道,否則還真沒什麼舉動瞞得過他們。
今天下雨了,酒樓客人不多,對面茶坊、書鋪裡的客人更少,老蒼頭翹著二郎腿坐在高樓上,臨窗對著綠欄兒,咿咿呀呀胡瀟湘夜雨,因為客人少,三樓沒人,也沒人去理會他。
對面的書鋪兒打烊了,本來因為下雨客人就少,眼看著天又快黑了,何掌櫃的好心,吩咐提前上了門板,大家回家歇著。王一元就住在鋪子裡,兩個夥計走了,王一元和何掌櫃攏了攏賬,等到何掌櫃的也走了之後,他便把最後一扇門板也安上了,瞧那模樣,是回屋歇了。
酒樓上邊的胡琴聲停了,老頭兒倚著欄杆,似乎打起了瞌睡。酒樓歇業晚,要是晚間雨停了,酒客們還會上門的。這時候,那書鋪的後門兒開了,一個人撐著把黃色的油紙傘,匆匆地走出了家門。
老頭兒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他的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順手抄過胡琴,拉了幾個顫音兒,隨後又墊指做了幾個滑音,揉弦、頓弓,斷斷續續,聽在人耳中,只當這老頭兒在調拭琴絃,明暗裡他那些六扇門裡的徒子徒孫心領神會,立即遵囑分頭行動起來。
王一元早就發現有人盯著他了,史大陽的盯人技術蹩腳的很,王一元又為人警醒,他發現史大陽在盯著他之後,一連幾天不敢有什麼動作,可也正因為有人盯著他,發覺官府已經對他起了疑心,他必須得有所動作。
今天藉著下雨,他從門縫裡觀察了許久,發覺那史大陽一無所獲,已經離開,這才拿了把傘,從後門出去了。
牛不野屠了李家滿門,固然立了威,令得官府威望大挫,動搖的教眾重又老實下來,卻也跟他自己設定了障礙,他像一隻老鼠似的在濟南城裡躲躲藏藏,想要逃出去卻難如登天。牛不野一天天焦躁起來,理智漸秩,王一元慫恿他的那番話,開始在他心裡佔了上風。
今晚,就是他派人聯絡王一元主動見面,商討造反大計的,也是他換了潛藏地點後,頭一回告訴八方聯絡使凌破天之外的人。
第185章 野牛俯首
一路上,王一元小心防範著,雖然看見史大陽離去了,還是防著會另外有人跟蹤,可是雷老捕頭那幾個徒子徒孫盯人技巧相當高明,哪怕是明裡盯著他的人,也是隔一段路換一個人,每一個盯梢的人看起來都是偶然出現的路人,而暗中盯梢的幾個人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最機警油滑的小偷兒,怕也逃不出他們的掌握。
王一元並非此道中人,一身武藝未必就能耳聰目明到如此地步,輕易可以認出混跡在人群中的跟躡者,可王一元顯然不這麼想,他自很信。
他自作聰明地在街頭閒逛了一陣,又跑去一家被服店磨蹭了一會兒時間,買了套褥子挾在肋下,從被服店後門兒離開,這才拐向他真正的目的地——長春觀。白蓮教徒崇信無生老母,彌勒佛祖,算是佛家弟子,誰會想到他們會潛藏在道觀之中呢。
這長春觀,據說也曾經是長春子邱處機修真之所,至於是否穿鑿附會就無從考究了,反正道觀裡的老廟祝說的有鼻子有眼。
在這長春觀大殿後東北角,還有一處密室,叫丘子洞。說是密室,其實是天然形成的一個地下洞窟,到底有多深沒有人知道,據說從這洞穴可以走出二十多里地,直接出濟南城,甚至到達千佛山。
可是考察洞穴是很危險的事情,就算是現代,有那麼多的先進裝置,要考察一個地下洞穴都困難重重,在那個時代是否真的有人拿著火把繩索等簡陋的裝置,探索過這丘子洞,並得出直通城外的結論,恐怕值得商榷。
不過這洞穴幽深,卻是真的。牛不野等人現在就藏在這兒,連他們也沒搞清楚這洞穴到底多深,通向哪裡。牛不野最初藏身的山果行,本來是最安全的所在,那裡有三條秘密出口,可是他已經把那個地方的所在告訴王一元了,在懷疑王一元的用心後,他只好轉移。
這裡是他第二個藏身之所,那地洞他也沒有能力探個明白,不過要藏身,也是相當不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