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大學二年級時,他慘遭退學,這更加深了他上述的感覺,但事實上,被退學是因他在外兼差太多造成的。
後來,他和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而且非常堅強的女人結婚,像母親一般的妻子總算給他帶來了安全與自信。這種婚姻關係也使他在經濟上獲得相當成功,他說他目前所過的生活是年輕時候“連夢想都未曾有過的”。
但現在他不僅另結新歡,而且興起了想和這位年輕漂亮的女人結婚的念頭。如此一來勢必要和他原來的妻子仳離,而妻子卻是他個人安全、自信與成就之所繫,在內在安全受到威脅之下,他遂爆發了焦慮症狀。
解析:
在這個“焦慮性精神官能症”的個案裡,另結新歡且想要再婚的念頭使患者面臨了人生的抉擇,抉擇意味著改變,而改變也是引發焦慮的一個重大因素。
對這位中年商人來說,他的焦慮可能有兩個來源,一是外遇所帶來的罪惡感,我們可以稱為“道德的焦慮”;另一則是想和代表他“內在安全”的妻子仳離的想法,我們可以稱之為“分離的焦慮”。一個原本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好不容易經由某種形式構築讓他安心的安全堡壘後,則踏出此一堡壘的任何行動,即使是出於自己的嚮往,也可能引發焦慮。
有一位男士因工作的關係,必須經常離開家人單獨去旅行。在出發前幾天,每當他想起即將來臨的旅行,就會覺得胃部怪怪的、臉部發燙、手掌心冒出一大堆汗來,而且不由自主地幻想在途中可能發生什麼不測的意外,將使他的家人淪為可憐的孤兒寡婦,結果原本應該相當有趣、有收穫的旅行變成了毫無樂趣的重擔。雖然這種焦慮還不致於影響他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但卻是一種相當不愉快的經驗,它總是在他要出發的當天達到頂點,要等到真正上路,才能獲得解脫。
焦慮是一種預期,就好像參加大###考的考生,在考前會有預期焦慮,要等到進入考場後才能獲得“解脫”,這原是人面臨考驗時的正常反應。但在這個個案裡,旅行應該是受期待的樂事,他的“預期焦慮”顯然也是一種“分離焦慮”,也就是離開家這個安全堡壘對他所造成的內在威脅。
本個案中的這位中年商人,因外遇及想和妻子離婚的念頭導致他的“心臟狂跳”,讓筆者想起愛倫坡的一篇小說《告密的心臟》(The Telltale Heart),一個年輕人在殺了隔壁的老頭,並將他毀屍滅跡後,面對警察的盤問,他因突然聽到自己“越來越急速,越來越高昂的心跳聲”而自動向警方招供——這個年輕人加速的心跳洩露了他心中的秘密。本個案這位中年商人加速的心跳也洩露了他心中的秘密,只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向妻子招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不敢坐船的單身女子
因為怕看到船,她對可能有船出沒的海邊和湖邊都敬而遠之,最後,連在街道上看到船的照片也會渾身不舒服。
一個28歲的女士,依然小姑獨處。
她有一個奇怪的毛病:不敢坐船。不是會“暈船”,而是“懼船”,一看到船就覺得頭暈目眩、兩腿發軟、手心冒汗。
因為怕看到船,所以對海邊或湖邊等可能看到船的地方也都敬而遠之。最後,連在街道上或人家家裡看到船的照片,也會渾身不舒服,常驚恐地連忙避開。
這種毛病為她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若干不便與困擾,於是她去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幫助。
在分析治療過程中,醫師發現她在情竇初開時,即對性有強烈的興趣,但對它也有著莫名的恐懼。在她的幻想裡,認為性茭將使女性的性器嚴重受傷。
少女時代,她交了一個男朋友,有一次搭男友的船出遊,在船上,她情不自禁和男友發生了短暫、實驗性的性關係。事後,她心裡一直惴惴不安,覺得母親已經“看出”了她所做的壞事,只差沒有當面責備她而已。
在自覺母親不贊同的情況下,她變得極為沮喪,也斷絕了與那位男友的交往。
不久之後,她就爆發了前述的懼船症。
解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畏懼性精神官能症”(phobic neurosis)病例。
每個人都有過害怕的經驗,這些害怕有很多是正常的,一個人在敵人槍管的瞄準下,雙腿顫抖、屁滾尿流,這是合理的“害怕”;但如果他走在大街上,因害怕大廈突然倒塌下來將他壓得粉碎,而變得寸步難行,這就是非理性的“畏懼”了。所謂“畏懼性精神官能症”是指一個人對某一特殊的物體、活動或情境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