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一下成績呢。
童童先是在初三一個班試講了兩節課,一下子就把老校長給震住了。他當校長也有二十多年了,雖然英語水平僅限於早上好這種初級階段,但是他還是從學生們的反映中看出了這小姑娘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好。他當場拍板讓她帶初三的二個班的英語,並主動說給她一個月三百塊錢補助費,但約定她至少要教到這個學期末。
一個月後情況令所有的老師刮目相看。初三是八個班,一個班不到五十名學生,學期第一次英語測驗這兩個班就拿到了年級第一二名的平均成績。
結果是另外六個班的學生家長不幹了,要求非上小林老師的課不可,鬧到老校長那兒了,最後童童不得不再多兼一個班的英語課,另外五個班成績稍差,也沒有考高中的希望,所以就讓另外一個志願者來教。
這意外之喜讓老校長一下子彷彿年輕了幾歲,雄心勃勃想在明年的全市中考時拿到理想的成績。他請示了鄉里的領導,硬是從鄉里有限的經費裡,一個月給童童的補助五百塊。
只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童童不是正式的志願者,她沒有相關的手續,所以拿不到志願者規定的補助。
她和校長說,她是來旅遊的,喜歡這裡的山水安寧,想在這裡多住些日子,看著這學校裡的孩子們可愛,便想留下來教子們一段時間。
老校長當然不信她的話。不是常說人老奸馬老滑嘛,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孩子是有心思的,弄不好是離家出走的。他一方面不想這孩子亂走出事兒,另一方面學校也確實缺老師,所以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把她留了下來。
步雲山鄉中學座落在離鄉鎮一公里外的地方,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童童之所以來到這個地方,就是因為她在五·一的時候和司馬哲隨電視臺的攝製組來拍過宣傳片子,在這裡拍攝了差不多一同的時間,所以她記得這兒有一箇中學。當時拍片子為了保證拍出來的東西保持原始風貌,他們只請了當地一位熟悉山裡情況的老鄉帶路進山的,為了拍山裡日出,還在山裡住過兩個晚上。所以她對這裡的環境還算是熟悉。
她選這個地方,還有她的一個潛在心理,她一個小姑娘,心再硬再想離開家,還是不敢走太遠的地方,恰好這裡又是燈下黑,陳晉南稍一疏忽便想不到她會躲到這裡。
學校的教學樓是一座三層的舊樓,這裡在很早很早以前曾是一處部隊的營房,後來部隊撤走,鄉里就改成了學校。樓有點破敗,鄉里多次想翻建一下,但是自於實在拿不出這筆資金,便放下了。只是在學校操場的西側建了幾間平房,一間是學校的食堂,說是食堂,其實只是用來給老師和學生們蒸午飯的地方。另外幾間用做老師宿舍。童童和另外一名志願者老師和一名家裡離的遠的年輕老師就住在這排平房裡,童童住在最南頭的一間。
山裡的氣候冷的早,剛過十月晚上就冷的受不了。小鎮上沒有現成的棉被,她就在一個集市上買了幾尺布,又買了幾斤棉花,在鋪上一個裁縫鋪子幫著給做了床厚厚的棉被和一床褥子。有了這棉被和褥子,她心裡踏實了很多,覺得自己能捱過這個冬天了。
等天漸漸冷起來,她又冷的受不了,她來時沒有帶棉衣,只有幾件隨時換洗的單衣,秋風一起就冷的打哆嗦。她也不怕醜,便又去買了花布在鎮上的鋪子裡做了一條棉褲和一件花襖。引得學校幾位女老師羨慕不己。
“到底是大城市裡來的小姑娘啊,穿啥都好看。”
生活漸漸安頓下來,她的教學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漂亮聰明的小林老師成了步雲山鄉中學所有男生女生的偶像。老師們喜歡她,學生們更喜歡她,回家和父母說話都是小林老師怎麼怎麼樣。
山裡的孩子們很純樸,喜歡一個老師會用紅紅的笑臉和熱切的眼神兒來迎對你,快元旦的時候,學校放假,童童沒事兒幹就在鎮子的周圍轉了轉,看到有賣山貨幹蘑菇什麼的就買了些回來放著,偶爾會拿出來燉菜吃。
宿舍有個爐子,雖然小時候家裡用過蜂窩煤,但是她不會升火,學了好長時間才弄會那東西,有時候是另外兩名男老師幫她升火,也有時候是班上幾個男生沒事兒來幫她弄,她第一次升火時差點把房子點著了,弄的一身黑灰。這些還好說,難得是做飯吃,另外兩個男老師經常去小館吃飯,有時候拉她一起去,可是她不習慣去那種地方吃飯,關鍵是他們還喜歡喝點酒,去了一次就乾脆拒絕了。後來有空兒就經常跑到老校長家蹭飯吃。老校長家住鎮子上,離學校不算太遠。這小姑娘教學質量好,又乖巧懂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