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擰�
【譯文】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杞國不足以為證; 殷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宋國不足以為證。這是因為杞、宋 兩國文獻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獻足,我就能引以為證了。”
【讀解】
文化與歷史的承傳不可割斷。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自己的歷史,自己 的文化傳統,則無異於自毀自滅,使後代人無法考證。
聖人在這裡以杞、宋兩國為例強調歷史文獻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常常以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自豪;這裡 面是不是有儒學先賢的一份提倡之功呢?
………………………………………………
要有一顆虔誠的心
【原文】
祭①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②祭,如不祭。”
【註釋】
①祭:這一個“祭”指祭鬼(死去的祖先),與下句 祭神對舉。 ②與:參與,參加。
【譯文】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樣,祭祀神就好像神在 跟前一樣。孔子說:“我不親自參加祭祀,就如同不曾 祭祀一樣。”
【讀解】
祭祀貴在虔誠,心誠則靈。
祭祀祖先要像在祖先面前一樣恭敬,求神要像在神面前 一樣虔誠,這就是所謂“如在”的心。
既然如此,當然不能請他人代勞。所以孔子說,如果 自己不親自參加,那就等於沒有參加。別人替自己燒香 求福是沒有用的。
祭祀如此,做人的道理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個人立身處世,成家立業,都應該有這種“如在” 的心,做到表裡如一。否則,表面一套,內心一套,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鬼鬼祟祟,躲躲閃閃,活在世上 又有什麼意義呢?
………………………………………………
問者不相虧
【原文】
子入太廟①,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②知禮乎?入太廟,每事 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註釋】
①太廟:太祖(開國之君)的廟。周公旦是魯國的始封之君,所以, 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的廟。 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 即《史記。孔子世家》所說的“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的“陬”,是孔子 的出生地。鄹人則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鄹大夫,所以稱為鄹人。
【譯文】
孔子到了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一問。有人便說:“誰說叔梁紇的 兒子懂得禮呢?到了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孔子聽說後說道:“這 正是禮啊。”
【讀解】
俗話說,問者不相虧。
謙虛好學,不恥下問,這既是禮的精神,也是做人的學問。
孔子不僅要求學生這樣做,而且自己也身體力行,做出表率, 這大概也是聖人風範的體現吧。
………………………………………………
凡事不必苛求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①;為②力不同科③;古之道也。”
【註釋】
①射不主皮:射,射箭,這裡指比賽的射箭,而不是指戰場上的射箭;皮,箭靶子。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 ②為:因為。 ③同科:同等。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為個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讀解】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單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紀念白求恩>>)
更何況,衡量箭術的主要標準本來就在於能否射中靶心,是十環還是九環,何必要去苛求他能否射中靶心呢?
射箭如此,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對別人太過苛求,別人也反過來苛求於他,結果等於他自己作繭自縛,活得非常拘謹非常累。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要多一份理解,少幾分苛求。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寬鬆,人際關係不那麼緊張,大家心情愉快,過得輕鬆自在。
………………………………………………
理解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