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並把他 放回晉國了。
【讀解】
知 不愧為一代辯才,他選取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立足點:國 家利益。用國家利益作為盾牌,把楚共三層層進逼的三個問題 回答得滴水不漏,使對手再也無言以對,於無可奈何之中不得不 罷手。知 的防守幾乎達到了最佳境界,無懈可擊。
如果完全以為知 是靈機一動,隨機應變地在玩外交辭令和 技巧,並不完全對。他所打的國家利益的牌,既是一種技巧和策 略,同時也是合乎情理的真實觀念。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從 前傳統的價值觀念已不為人們所信奉,一切注重實№利益,成了 普遍的時代潮流。大概除了像孔子這樣的思想家之外,很少有人 關注現實利益之外的東西。即使祖先、神靈,在很多情況之下也 不過是個招牌,一種表面文章,並不具有實質性的內容。
在一切實№利益之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作為一個忠臣 必須烙守的原則,也是他言行舉止的歸依。如果連這一點也不顧, 那麼為臣的基本原則便喪失了。無論人們自己是否意識到了,他 們在實№中或多或少地要追問自己所作所為的目的性,追問為什 麼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總要有一個最終的依託。價值、觀念、信 仰會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個人也可以在其中作出選擇。但 是,國家利益在任何時代都應當是統治集團中的成員必須關注的, 其中的每個成員都應當以自己的言行來維護國家利益,實№上,他 們的個人利益、個人命運,也是同國家利益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國家利益是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如果抽取了國家利益,們愛 國主義就成了空洞的、抽象的精神,實№上是不會具有吸引力和 感召力的。
國家利益是非常實在的,非常具體的。統治集團中的成員應 當用自己的實№行動來體現,同樣,平民百姓也應當自覺維護國 家利益,因為大家的命運是休慼相關的。
………………………………………………
呂相絕秦(成公十三年)
——有關說客的是與非
【原文】
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1),曰: “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2),申之以盟誓(3),重之以 昏姻(4)。天禍晉國⑤,文公如 ,惠公如秦。無祿(6),獻公即世(7)。穆 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於晉(8)。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 師(9)。亦悔於厥心(10),用集我文公(11)。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冑(12),跋履山川(13),逾越險阻,徵東之諸侯,虞、 夏、商、周之見而朝諸秦(14),則亦既報舊德矣(15)。鄭人怒君之疆埸(16), 我文公帥諸候及秦圍鄭。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擅及鄭盟(17)。諸候 疾之(18),將致命於秦(19)。文公恐懼,綏靜諸侯(20),秦師克還無害,則 是我有大造於西也(21)。
“無祿,文公即世;穆為不弔(22),蔑死我君,寡我襄公(25),迭我 淆地(26),奸絕我好(27),代我保城(26)。殄滅我費滑(27),散離我兄弟(28),撓 亂我同盟(29),傾復我國家。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勳,而懼社稷之隕, 是以有淆之師。猶願放罪於穆公(30),穆公弗聽,而即楚謀我(31)。天 誘其衷(32),成王隕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於我。
“穆、襄即世(33),康、靈即位(34)。康公,我之自出(35),又欲闕翦 我公室(36),傾覆我社稷,帥我螫賊(37),以來蕩搖我邊疆,我是以有 令狐之役。康猶不俊(38),入我河曲(39),伐我涑川(40),俘我王官(41),翦 我羈馬(42),我以是有河曲之戰。東道之不通(43),則是康公絕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44),我君景公引 西望曰(45):‘庶撫我乎(46)!’君亦 不惠稱盟(47),利吾有狄難(48),入我河縣(49),焚我箕、郜(50),芟夷我農 功(51),虔劉我邊垂(52),我以是有輔氏之聚(53)。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 福於先君獻、穆,使伯車來命我景公曰(54):‘吾與女同好棄惡,復 修舊德,以追念前勳。’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 之會(55)。君又不祥(56),背棄盟誓。白狄及君同州(57),君之仇誰,而我 昏姻也(58)。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代狄。’寡君不敢顧昏姻。畏君之 威,而受命於吏(59)。君有二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