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譯文】
王子墊問道:“士做什麼事?”
孟子說:“使志行高尚。”
王子墊問:“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麼?”
孟子說:“仁和義罷了。殺死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 己的東西卻去佔有,是不義。居住的地方在哪裡?仁便是;道路 在哪裡?義便是。居於仁而行於義,大人的事便齊備了。”
【讀解】
所謂大人的事齊備了實際上是指大人的修養就夠了。這裡的 “大人”指一般意義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養就在於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 標準就是“居仁由義”。這一段其實並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還是孔、 孟所一貫呼籲的“仁義”二字,還是強調士人作為一個特殊階層 的修身精神。
不過,“士尚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對士人的要求,給人的感 覺,好像士人的“專業”就是“尚志”而施行仁義,失去了這一 點,士人也就不成其為士人了一樣。由此影響到後世的讀書人一 直把“尚志”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把“仁”、“義”作為最基本 的道德品質。而“尚志”一詞,也成為儒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成 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詞語,甚至為很多人的名字所採用。。
………………………………………………
道德兩難怎麼辦?
【原文】
桃應①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
孟子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
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展②也。竊負而逃,通海濱而處,終 身沂然③,樂而忘天下。”
【註釋】
①桃應:孟子的學生。②敝屣(XT):破鞋子。(3)訢(xin):同 “欣”。
【譯文】
桃應問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親瞽瞍殺了 人,那怎麼辦?”
孟子說:“把他逮起來就是了。”
桃應問:“難道舜不阻止嗎?”
孟子說:“舜怎麼能夠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職責辦事。”
桃應問:“那麼,舜該怎麼辦呢?” 孟子說:“舜把拋棄天子之位看得像拋棄破鞋子一樣。他偷偷 地揹負父親逃走,沿著海濱住下來,終身逍遙,快樂得把曾經做 過天子的事情忘掉。”
【讀解】
這是典型的道德兩難問題,就像我們今天有人問:“母親和妻 子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哪一個?”或者問:“妻子難產,母親和 孩子只能保住一個,你保哪一個?”
一方面,“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應與庶民同 罪。所以孟子回答說:“執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親出事而坐視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對 一般人來說,這個道德難題叫做“忠孝不能兩全”,對舜來說,這 個道德難題叫做“公(或法)孝不能兩全”。怎麼辦呢?
孟子的解決動作可就大了,“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連天子 之位都不要做了,棄官救父,隱居海濱。這不就為了父親而改變 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嗎?
但在孟子看來,的確只有這樣做才能做到公孝兩全:一方面, 作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發令讓司法官去逮捕作為罪犯的 瞽瞍;另一方面,拋棄天子之位,便作為兒子,錠而走險,冒死 救出父親,隱居海濱,奉養父親,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遺憾。
這個兩難問題,在我們今天來回答可就不一樣。因為,我們 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個體行為的“孝”歸結為私人問題了(雖 然在總體上說“孝”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所以,“公孝不能兩 全”就成了“公私不能兩全”,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難解決了。雖 然在情感上仍然難,但至少在理論上是不難的了。
何況,我們今天的人,有幾個會為了父親而“棄天下”呢?莫 說“棄天下”,就是棄一局長處長的官位也會捨不得的啊,多半隻 有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棄父親的。更何況,即便不為前程,僅為父 親低微,父親窮酸而棄之的,也有人在呢。在這種清況下,也就 沒有什麼“兩難”了罷。
回到孟子的原文,應該一提的是,所謂“瞽瞍殺人”云云,當 然只是一種假設,就像我們今天的法律知識竟賽假設一些案例一 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