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這是孔子 的觀點,所以他帶領學生離開魯國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職 喪家之犬,,也絕不後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這也是長 沮、桀溺們所反對的。因為,在他們看來,舉世皆濁,你在哪裡 去尋找淨土呢?世人皆醉,你在哪裡去尋求清醒的人呢?所以,與 其避人,不如避世,連整個濁世都避開了,隱居於山林之中去與 鳥獸同群,管它世道變成什麼樣子,這就是長沮、桀溺們的觀點, 說到底是隱士的哲學。
從理論上說,長沮、梁溺們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說 他們在指眯孔子、子路的迷津也無不可。就連孔子聽了他們話 後,不也悵憫不已而有所感慨嗎?
但 從實踐上說,我們就不能不認為孔子的話也有道理了。事 實上,避開整個世道而與鳥獸同群辦得到嗎?人畢竟不可以都去 做“狼人”啊!正如孔子所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徒 與而誰與?”作為一個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隱居是不可能的。 就是長沮、桀溺,不也並沒有在山林之中去與飛禽走獸同群,而 還在耕田種地,食人間煙火嗎?何況,他們不僅耕田種地,而且 還“耦而耕”,二人並肩操作,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啊。這 是主觀願望和客觀實踐的矛盾。從另一方面說,孔子也說得非常 真實:“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 和你們一起出來奔走,進行改變世界的努力了。反過來說,正因 為天下不太平,我們才於心不忍,汲汲於救世之道。說到底,是 一種社會責任感和知識分子的良心在作驅動器,也是不得已而為 之啊。
其實,孔子選取的,是比長沮、桀溺們更艱難困苦,更具有 悲劇色彩的道路,而長沮、桀溺們所選取的,是不願意為社會負 責任的撒手不管的路。概而言之,正是積極入世與消極避世,拯 救與逍遙兩種人生態度的根本區別。而正是這兩種人生態度鑄造 著後世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響逾千年而不衰,經常擺 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轉折點上,供我們選擇和決斷。
所以,我們絕不要輕忽了這段看似尋常,不過是問問路的文 字。這可不是一條尋常的路啊,回到我們話題的開始,所謂“指 點迷津”,到底誰知道渡口在哪裡呢?
是長沮、桀溺還是聖人孔子?
不同的你、我、他應該有不同的回答罷!
………………………………………………
到底該不該做官?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間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③,孰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 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7)之,見(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9)見之。至, 則用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 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註釋】
①丈人:老人,與長沮、桀溺等一樣為隱士。②以杖荷莜: 杖,柺杖;莜,鋤草的農具。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即手腳四 肢;四肢不勞動,五穀也不能分辨。這是老人責備孔子的話。④植:插 立。 ⑤芸:同“耘”,除草。(6)止:留。(7)食(si):給人吃。 (8)見(xian):使見。這句說老人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子路。(9)反:同 “返”。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周遊,有一天掉在了後面,遇到一位老人,用 柺杖扛著除草的農具。子路問道:“您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人 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說完便把柺杖插在。 地上鋤起草來。子路恭敬地拱手站在一邊。於是老人便留下子路 住宿,殺雞做飯款待他食用,還介紹自己的兩個兒子見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一行,並把自己昨天的經歷告訴了 孔子。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讓子路返回去再拜見他。子路 返回去時,老人卻己離家出走。子路只好對他的兩個兒子說:“不 做官是不合乎道義的。長幼之間的關係都不可廢棄,君臣之間的 大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一個人想潔身自好卻搞亂了最重要的倫 常關係,君子做官,是為了推行道義。至於理想的主張難以實孔 那是我們早已知道的了。”
【讀解】
子路去向老人打聽自己老師的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